孩子5大情緒問題,爸媽如何接招?
情緒問題3:堅持不妥協
爸媽都希望可以跟孩子好好溝通,不要使用激烈的方法讓孩子妥協,但面對「高堅持度」的孩子,這真的好難做到,因為孩子總會用更激烈的方式,要求一定要照著他的意思做,搞到最後兩方都生氣收尾。
【爸媽可以這樣教】
1、問他「不要」什麼及「要」什麼
有時候孩子也不知道自己在堅持甚麼,建議理性詢問他要與不要的點,幫助他釐清自己的堅持。
2、轉移注意力或彈性給選項
要讓他們有掌控事情的感覺,而不是都得聽從,因此,大人在跟孩子溝通時,建議要給予2~3個選擇,不要多,給選擇的目的不在退讓,而在於告訴孩子每件事都有彈性,大人也有給你決定的權利。
3、要花時間分享經驗
大人可以分享自己身邊「很努力,不一定得到!」的小故事,因為現實生活中就是這樣,就算你做足了準備,也總是有意外。然而,情緒教育中,我們必須提早讓孩子了解,讓他很自然的接受這些環境中的挫折,對未來的社交人際發展,會有很大的助益。
情緒問題4:犯錯不道歉
在孩子的世界裡,說「對不起」猶如代表她真的做了壞事一樣,這和她原本的信念不合,「我是好小孩,但我卻做壞事」,同一個時間卻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一種不舒服的緊張狀態,心理學上稱為「認知失調」。接著孩子會為了改善這樣的緊張狀態,改變自己的行為或想法,讓自身信念與行為間沒有衝突。所以孩子可能會找盡理由說自己沒有錯,或者儘管內心愧疚也要故做輕鬆,道歉的相當沒誠意。
【爸媽可以這樣教】
1、以退為進的引導
當孩子不肯說對不起是因為整個情境壓力大時,就該先將「對不起」簡單化、輕鬆化,這也是為什麼有些爸媽會發現孩子「sorry」就肯說,因為覺得沒那麼沉重,可以變化語調、表情或語言,讓對不起也是好玩的。例如「啊!我怎麼會撞到桌子呀!對不起對不起……」,像遊戲一般,平時多練習,孩子自然會發現「對不起」原來是沒有那麼沉重到說不出口的,以退為進訓練孩子說對不起。
2、給他多一時間想想
不要馬上貼他標籤,不要當下逼他誠實,跟孩子約某個時間點來討論這件事,讓孩子靜下來去回想與反省。
3、先梳理情緒再講道理
先梳理情緒再講道理,順序顛倒差一點就差很多!
情緒問題5:個性很自我
「搶別人的玩具」、「想要的東西就必須要立刻得到」、「認為自己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這些自我為中心的行為常常會發生在小孩身上,他們覺得世界都圍著他們旋轉。小孩缺乏同理心,不會為別人著想是很正常的現象,同理心非天生養成,要靠後天慢慢練習。
【爸媽可以這樣教】
1、平時獎勵他等待
自我孩子們心急不能等待,一直停在「你馬上照著我的意思,我現在就要」,所以孩子如果忍耐一下下不說話,忍耐一下下先讓別人玩,記得獎勵孩子的進步,好的行為才會永久的留下來並養成習慣。
2、起手式「我沒有要你聽我的…」
告訴孩子「我沒有要你聽我的,但是你有沒有第二個方法?」把以往限制、命令語氣,改換成傾聽詢問方式,會讓自我小孩更專心聽大人說話喔!
3、多培養同理反省能力
有些小朋友的自我中心意識較強烈,父母也可以運用繪本幫助孩子標示感覺,也可以透過角色扮演的遊戲,讓孩子學習站在他人的立場思考。角色扮演遊戲確實有助於培養同理心,例如:孩子與玩偶進行角色扮演的想像遊戲,藉由不同角色之間的彼此對話,使孩子有機會轉換不同角色,並練習以他人的立場表達感受。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