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5大情緒問題,爸媽如何接招?
孩子的情緒教育不能等,愛哭、愛生氣、不妥協、不認錯、很自我……雖然每個孩子都有這些行為,但到底是不是正常範圍?到底該怎麽跟情緒中的孩子溝通?一起來看看常見的兒童10大情緒問題,孩子中了幾個!!
1、愛哭,而且有時會哭不停
2、愛生氣,很難控制
3、不能受挫,不順他意馬上生氣
4、不能被說、被批評
5、做不好就否定自己
6、暴怒、大吼大叫
7、不易妥協、聽不進大人的話
8、不認錯,不肯說對不起
9、常常歡必霸,顛三倒四
10、自己的感受,不太會表達
小心!孩子的情緒不穩定,大人從小不處理,長大就會變成心理行為的問題喔~
孩子常見的5種情緒問題,該怎麼教?
情緒問題1:常用「哭」來表達
有些孩子一不如意就哭鬧,情緒一來的時候,就飆到最高點,完全沒有讓爸媽可以好好溝通的機會,什麼事都哭,也會讓大人愈來愈沒耐性。
【爸媽可以這樣教】
1、裝傻「怎麼了?」「發生什麼事了?」
當孩子哭的時候,不說「不要哭」,可適當裝傻詢問孩子發生什麼事,讓親子溝通間能有多一點彈性,多點軟性溝通,會比命令更有效。
2、我聽不到你說的!我會等你
不是叫孩子馬上停止哭泣,而是接納孩子情緒、停止孩子的負向情緒,這種說法會縮短孩子哭泣時間,可以在家試試看。
3、透過故事正負面教材引導
從繪本故事中,去建立孩子的感受及同理心也很重要。在過程中不斷互動,多問孩子看到什麼及聽到什麼,如果不正確就加以引導,建立孩子第一階察覺情緒的基本功。
情緒問題2:動不動就生氣
孩子說不得,一點批評就都過度反應,不是只有小小孩會,很多小學生也是如此,「我覺得你這裡應該要……」,有時連只是想給個建議,小孩都會生氣,這究竟是孩子自尊心太強、愛面子?這種孩子到底該怎麼教?
【爸媽可以這樣教】
1、教他察覺情緒及身體的變化
大人要教孩子學習自覺情緒並控制,當感覺肚子熱熱、想握拳頭,或嘴巴好像要爆出什麼話時,這就是生氣了,生氣時,聰明的大腦會嚇到躲起來,因此很容易做錯事,因此記得,「當你有生氣的感覺時,先冷靜下來最重要,不然生氣怪獸會害你做更多錯事」。
2、獎勵他找到冷靜的方法
情緒當下,不要說理,重點要放在教孩子如何不因情緒讓自己失控。大人可提醒孩子冷靜的方法,例如喝個水、休息一下、吃點東西、抱抱等等,讓孩子能盡快平靜下來最重要,若孩子自己能找到冷靜方法,不妨用力鼓勵他喔!
3、透過故事了解控制脾氣有好處
情緒教育,絕對不是衝突產生的時候才教,平時就該有所引導。爸媽可利用情緒繪本閱讀,用故事中的角色去做練習,不要讓孩子覺得聽大人說教很有壓力。當孩子下次情緒快爆發的時候,試著就會說出一些關鍵字(舉之前讀過繪本的角色),讓他回想在理性時聽到的故事,讓他去思考。
(下一頁繼續看:情緒問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