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準備好開學了嗎?常見上學6問題Q&A
孩子8月即將要去上學了,好多父母很擔心疫情下孩子即將要上幼兒園了,都不知道該準備些什麼!擔心孩子會不會適應不好?擔心孩子會不會被欺負?擔心孩子會不會一直哭想媽媽?還要擔心孩子上學會不會一直感冒生病?本篇透過6個問答題,為孩子上學提前做準備!
Q1:【分離】如果孩子上學哭不停,大人看了也好難過,該怎麼辦?
大多數的孩子都會經歷「我不想上學,我不要分開」,對於未知害怕是正常的,爸媽只需要給予鼓勵打氣,不需要有情緒。有些孩子適合給些小任務轉移注意力,例如那個小女生長的好可愛唷!你幫我聽聽看他叫什麼名字,或者是你幫我留意哪個小男生,最常被老師提醒……。爸爸媽媽也可以藉此認識孩子的同學,在上下學時跟同學互動,也有助於了解孩子在學校的狀況唷!
Q2:【適應】孩子上課可能會坐不住,無法適應,怎麼調整?
上學前,如果孩子可以培養出安靜持續的玩一些遊戲的專注力,如黏土、拼圖、積木、角色扮演、聽故事等,根據觀察,這群孩子到幼兒園裡就讀的配合度就會相對的比較好。
很多孩子玩玩具沒定性也沒耐心,如果是0~2歲的孩子,受到天生氣質的影響會比較大,有些孩子就是比較活潑不肯乖乖坐好玩個遊戲,倒也無所謂,但隨著年齡的增加,2、3歲以後,靜態遊戲的專注力可要陸續發展起來,否則到了大團體可能專注力更分散,很容易變成團體中的游離者,孩子會變成要老師大量的下指令才能回來的人物。
Q3:【相處】很擔心孩子不懂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相處,該怎麼辦?
方法1、觀察及培養主動語言表達力
2歲以後,孩子會經歷語言文法的爆炸期,表達與理解能力會快速的提升,在家裡與在學校團體最大的不同,在於學校需要「主動式的社交語言」!而不是被動的仿說及表達。孩子有什麼需求,或想要玩什麼遊戲,遇到什麼困難,甚至與其他孩子發生爭執,都要有主動表達的能力。
所以,當孩子有需求時,千萬不要一個表情或一個動作,父母就立馬給回饋,問問孩子為什麼,多訓練孩子利用語言表達情緒、感覺、想法等,一定會讓他的幼兒園生活更順利。
方法2、培養孩子的人際社交互動力
我常鼓勵爸爸媽媽,如果可以,早一點幫孩子找玩伴,因為這樣就可以早點發展社交的能力,練會與其他孩子在團體裡的分享、輪流、等待。進到幼兒園,需要大量的與老師及其他不同氣質的孩子互動,沒上學前如果可以跟著爸媽或其他的主要照顧者,多從事一些社交活動的孩子,如「跟著媽媽逛街買菜」、「參加親友聚會」、「參加社區遊戲團體」、「經常有親子活動」,「參加親子課程或遊戲課程」,自然而然就會學習如何與周遭的人群互動、應對進退,將來上學的適應力相對也會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