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常分心、專注力差?0-6歲可以玩的專注力遊戲
專注力一直都是每個爸爸媽媽想學習的知識,到底幾歲的孩子專注力要維持多久?有興趣的遊戲可以一直玩,沒興趣的專注力都很不好,這會影響嗎?這篇我們來探討每個年齡專注力應有的表現以及孩子適合的專注力遊戲。
0歲玩「圖卡類」專注力遊戲
剛誕生到這個世界的孩子,正在發展所有的感官刺激,專注力維持時間雖短但爸爸媽媽可以用對比強烈的圖卡,如純黑純白的卡片吸引孩子專注力。雖然行動能力正在發展,但孩子會依循喜好的聲音轉動頭部,我們可以利用會唱歌的玩偶,放右邊一下再改放左邊一下,此時孩子會試著找尋他想聽的聲音。
1歲玩「快速變化類」專注力遊戲
這時候的孩子行動力爆發,學會走路後開始用他們的觀點探索世界,「變化快速類型的刺激」是他們很喜歡的,如閃爍的燈光、大量小球掉落的視覺感,這時候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玩聲光玩具躲貓貓,玩具一下出現一下消失,大人的臉部表情一下笑臉一下鬼臉,孩子看到都會很開心唷!聲音遊戲可以玩「聽聽是什麼」,突然一個救護車的聲音、電梯的播報聲、火車進站的聲音,讓孩子試著找尋聲音的來源。
2歲玩「找一找」專注力遊戲
這年紀孩子除了活動力強,外加認知及語言的快速進步,也開始有問題解決的初步雛形,躲貓貓遊戲可以進階成區域型的遊戲,讓孩子看得到的狀況下,將2~3樣的玩具藏在不同的櫃子中,孩子會記憶剛才爸爸媽媽放的位置找出來。聲音遊戲可以「我是小幫手」的遊戲,爸爸媽媽在特定任務中請孩子幫忙拿取物品,盡量用語言描述而不要讓孩子看到實物,如果孩子真的找不到,爸爸媽媽可以輔以視覺稍微讓他看一下物品再去拿取。
3歲玩「配對類」專注力遊戲
有些孩子這個時期會開始上學,對於團體中所需的專注力就更為重要,視覺方面簡易的檢索參照能力這時候要開始學習,將相似的物品分類擺放或是對照圖片玩配對遊戲,家裡也可以玩「小小服務生」的遊戲,爸爸媽媽先準備好小朋友碗筷的圖片,請孩子依照圖片擺放好自己的餐具。聽覺遊戲爸爸媽媽可以利用繪本或故事書,在講出一個線索後,請孩子找出書裡的答案,或是可以玩「支援前線」請孩子快速找出爸爸媽媽剛剛講到的3~4樣玩具。
4歲玩「反應類」專注力遊戲
這時候的孩子持續專注力可以穩定10分鐘以上嘍,也可以依著師長手指的延伸線來找到大人指認的目標。專注力遊戲上可以試著加入「反應」類型的元素,或是「持續追視」的遊戲,如簡單的心臟病遊戲,看到黑桃要比「圈圈」,熟練後再加入梅花要比「叉叉」。聽覺遊戲可以玩老師說,讓孩子聽到關鍵字時才能做出指定動作。
5歲玩「記憶類」專注力遊戲
孩子對事物的描述越來越完整,對於事物的記憶方式從片段進展為局部的範圍記憶,這時候因為指令複雜度增加、聽課講解的時間拉長,對於孩子的聽覺專注力要求會更多了,視覺專注力遊戲建議增加「記憶」的元素,撲克牌的釣魚、撿紅點都不錯,也可以玩連連看,藉由找尋的過程中,自己還需要記憶剛才連到哪個號碼。聽覺專注力增加「反應」的元素,可以在讀完一本繪本後玩快問快答,孩子要仔細聽爸爸媽媽剛才說的題目是什麼。
6歲玩「進階反應」專注力遊戲
在小學前後的最後一年,聽覺理解進步外,記憶力也增加許多,未來小學上下課需要的「動靜轉換」能力要逐漸成熟了。視覺專注力建議將反應力再進階,並加入一心二用的分散式專注力練習,可以玩「炸彈爆爆」,用氣球邊拍邊數數字之外還要讓自己到達指定的位置。聽覺專注力可以玩「聽聽聲音怎麼做」,爸爸媽媽指定一種聲音代表一種動作,例如彈指是跳一下、拍手是蹲下起立、拍大腿是轉一圈,設定好動作後爸爸媽媽做出一連串聲音,如彈指、彈指、拍手、彈指,這樣孩子需做出跳一下、跳一下、蹲下起立、跳一下等連續動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