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不專心的孩子變專心?
三、學習層面:關於孩子如何在學習時處於較專心的狀態,也可以透過4方法來加強。
1.警醒法:有些孩子老是看起來沒精神,常恍神發呆,有些孩子總是看起來太興奮、太躁動,這其實都意味著警醒程度位在最佳狀態,前者是警醒程度太低,後者是警醒程度過高。可以利用教會孩子判斷自己的目前的警醒狀態為何,然後進行調整,當過於興奮(警醒程度過高),則學習冷靜,喝口水,做些本體覺的活動幫助自己靜下來;當警醒程度過低,放空沒電,可以咀嚼一些食物,或做些前庭方面的活動,讓自己清醒。
2.提示法:容易分神就忘了回來專心的孩子,可以在明顯的地方貼上小字條,內容包括自己接下來要做甚麼事,或者是提醒自己要專心等,透過視覺提示的方式讓自己記得專心。
3.動機法:教導易分心的孩子,可以善用孩子喜歡的事物來引導學習,例如孩子喜歡車子,那麼在教導數學概念時,透過車子當教材,就能提升孩子的學習動機,就更容易專心。
4.自覺法:這適合小學之後的孩子,必須要能知道自己容易分心,覺察自己目前的狀態,發現分心要能趕快收心回來。其實有時候愛做白日夢不是壞事,這樣的孩子比較有創意,這可以讓孩子知道,他有他的優點,只是不能因為分心,而無法完成該做的事。可以常跟孩子練習這幾個問題:「我現在正在做什麼?」「這時候本來應該做什麼?」「我現在做的是對的嗎?」「接下來我應該要做什麼?」
►推薦閱讀:小孩常發呆恍神不專心,小心是大腦警醒調節出問題
四、活動層面:可以透過4個方法,鍛鍊孩子的專注力
1.聆聽法:除了透過聽知覺遊戲訓練外,還可以讓孩子練習聽聽音樂,讓孩子學習聽見某個指定的樂器聲音,或者是在吵雜的環境中,練習聽到目標人物說話的內容等。
2.感統法:孩子常發呆恍神,導致狀況外,適合的就是提神醒腦、增加大腦警醒的前庭覺活動。前庭覺活動有幾個原則,例如改變頭部位置、加速度、旋轉等,爸爸媽媽及老師可以在上課或寫作業前,帶著孩子做這些活動,讓孩子提神醒腦,增加警醒度後,學習效果一定會更好!
3.運動法:根據研究中高強度的有氧活動有助於孩子專心,中強度的活動包括快走、騎腳踏車、跳舞、健行、直排輪、滑板等,高強度運動包括籃球、腳踏車、鬼抓人遊戲、跳繩、武術、跑步、足球、游泳、與網球等。
4.大腦體操法:透過專業評估孩子的專注力表現,設計鍛鍊大腦執行功能的遊戲,能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而坊間也有些普遍用來鍛鍊專注力的教具或教材,例如拼圖、建構遊戲、紙筆遊戲(如迷宮、找不同等)、桌遊(如星球專注力大戰、眼明手快搶配對等),多加練習也有助於提升孩子專注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