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上有特殊生,大人該引導的五件事
2.特生可能較不會控制:
他們可能不容易控制力道、不容易控制講話、不容易控制用詞、不容易控制行為……等。他們甚至不容易體會對方的感覺,你覺得不舒服,他們可能卻覺得很舒服,而不知道原來你會不喜歡,所以你要用溫和堅定的態度,清楚地告訴他們你的感覺是什麼,例如「你丟球太大力,我覺得很可怕,我就會不想繼續玩」,然後告訴對方,如果想要繼續一起玩,可以怎麼做。
3.特生可能討厭被誤解:
相信任何人都討厭被誤解,但我們會選擇用適當的方法澄清,可是,情緒調節有困難的孩子很可能會直接爆炸,這是很多特別孩子的罩門,但卻不容易被發現,例如有個孩子在學校下棋,結果後來爆炸了,大家都認為原因是他輸了,但他明明是個很喜歡挑戰的孩子,直到兩天後,孩子平靜下來才跟老師說,是因為同學笑他輸了,他不開心,結果同學繼續說他輸了就在生氣,他根本不是因為這樣,輸了只有難過,沒有生氣,同學亂說,他才爆炸的。因此建議與他們互動時,不要當面指責或批評,如果真的有無法解決的事,建議私下找老師。
4.特生可能容易有情緒:
他們會很在意公不公平,很不喜歡被糾正指責,因為會解讀成一直被管,而產生情緒,因此建議遊戲前,不管這是不是大家熟悉的遊戲,例如鬼抓人,還是要說清楚現在完的規則是什麼,畢竟孩子間的遊戲很常規則動不動就有點不一樣,說清楚可以避免衝突的產生。
5.特生可能容易被激怒:
畢竟每個人想法不同,特生可能比較衝動、比較直,你認為是玩笑,他們可能不這麼認為,因此在互動上建議更多的尊重,不隨意開玩笑,避免不必要的肢體接觸,例如同儕間有時候會打來打去,就會建議盡量避免,如果真的玩碰撞性質的遊戲,例如一起玩球,就要說清楚,打球難免會丟失誤,確定能接受再玩。
再次強調大家都不希望貼特生標籤,我們都很希望特生在班上能與同儕相處愉快,但如果將所有的責任方在特生本身、家長和老師身上,這真的壓力很大,現實面也會有所困難,這是需要所有人一起努力的,提醒一般的孩子互動的技巧,讓孩子更有同理心、更能站在他人立場著想,這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