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聽不進去別人建議?父母該學的高效溝通法
有沒有發現不管哪個階段的孩子,都有聽不進去大人建議的狀況?2歲孩子一直拒絕,開口閉口就是不要;3歲孩子常要人家順著他,不然會有情緒;4歲孩子要用他的方式做,想要大人照他意思;5歲孩子不肯參考大人的建議做,不聽勸;6歲孩子做不到不會想辦法,跟他講他都不願意聽;7、8歲孩子好像聽大人的會讓他們很丟臉,挑戰底線行為會很多;9、10歲以後,大人在提醒他,他會覺得你很煩,就算他知道你是對的,他還是不想照你的方式做。
孩子聽不進去的6大心理原因
孩子聽不進去的原因有很多,要先了解原因才能開始找溝通方法:
原因1、孩子討厭命令的語氣
沒有人喜歡被限制、被控制的感覺,孩子更是,所以兩歲的孩子才會一天到晚在那邊「不要!不要!」因此當大人的說話總是一副上對下的口吻,孩子解讀成被命令、被規定,孩子不愛聽,自然不聽也不照做。
原因2、孩子覺得大人太主觀,沒站在我的立場想
任何一種溝通,最忌諱的就是單向,例如孩子只是想要先休息一下,再去寫功課,結果大人卻誤會孩子偷懶,當孩子覺得被誤解,溝通變成單向,當然也就不可能把你的話聽進去。
原因3、孩子覺得你是錯的
這也意味著孩子是不認同大人的,這可能出在孩子其實並不知道錯在哪裡?這樣做有什麼不可以?想得不夠多?
原因4、孩子覺得你管太多
有些孩子會認為大人管太多,當大人在說時就會有先入為主的成見,把耳朵關上,這時就算大人有再多好的建議,孩子也聽不進去。
原因5、孩子覺得沒有表達空間,講什麼最後都沒用
如果孩子平時感受到的是,大人不會把孩子說的聽進去,孩子就會學到講什麼都沒用,以後也不用把人家的話聽進去,這樣,當然就不用期待孩子會把大人的話聽進去了。
》王宏哲老師設計!最好玩的同理心桌遊,教孩子讀懂別人生氣情緒
原因6、孩子不是不聽,是做不到
不要覺得很多事情孩子本來就該會,事實上每個孩子能力不同,跟大人小時候也不同,不可以相比較,所以當大人發現孩子似乎不會把大人的話聽進去時,大人應該要反思,「是不是孩子做不到?」「孩子不知道從何做起?」
►推薦閱讀:為何孩子聽不進大人的話?爸媽要盡早了解原因!
不聽勸小孩該怎麼溝通?怎麼教?
【2-4歲拒絕時期】
這個階段孩子不喜歡被限制太多,不管是動作、說話、做事順序都不喜歡被管。所以爸媽在管教上多用選擇題代替是非題,不要一直問他好不好、要不要,並且鼓勵孩子自己說出「要什麼」,然後大人再複誦一次確認,這些做法都能破解2~4歲孩子的不要不要,讓他們情緒不要太快爆炸。
【4-6歲主見時期】
這個階段孩子變得很有主見,很想表達意見,覺得凡事我對你錯,不想用大人的方法,只想照自己的意思做。父母可以多用「我…你…」溝通起手式,例如「我很喜歡你有想法」、「我覺得你做的很有創意」,先讓孩子覺得自己被同理,再指出彼此的差異點進行討論。
【6-8歲認同時期】
這個階段孩子很需要被認同,他覺得大人不認同我、不尊重我、甚至愛兇我,我也要用同樣態度去回應大人。父母跟6-8歲孩子溝通時,先把你尊重他的點講出來,態度柔軟退一步再溝通,孩子會更能聽得進去喔!
【9-12歲獨立時期】
青少年階段的孩子處在獨立時期,他們亟欲想長大卻又無法真正脫離父母,這會讓他們常常覺得大人講一堆真的很煩,可不可以不要管我!9-12歲的溝通方式要用同理心教育,大人要說出孩子的感覺跟感受,讓孩子也跟著換位思考。父母不要自己訂出規矩,試著引導孩子說出想法計畫,例如何時完成功課,請孩子自己規劃該做的事。
有沒有發現,每個階段的孩子,他不願意聽大人建議的原因都不同,越大了他的內在因素占比越多,我們要試著去找到有效的溝通方式,才會聽到孩子更多的聲音,孩子才會變得更好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