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自我否定,該怎麼辦?
3.大人也常自我否定
大人的身教一直是很重要的,當大人在教養過程中,常會說出「我就是不會教」、「我就是笨不會煮」…等,孩子聽久了自然耳濡目染,學會自我否定。
【爸媽怎麼教】
因此,大人要先嘗試改變自己的心態,拿煮飯為例,其實是沒有時間去學,或不想花時間去做,而不是笨,大人多用正向話語,孩子才會學習用正面的言語形容自己。
4.孩子想尋求關注
當孩子沒有解決方法,總是依賴大人協助,或大人過度保護令孩子沒有問題解決能力,孩子就可能會用自我否定的方式來獲取大人的關注。
【爸媽怎麼教】
如果覺得孩子是過於依賴,那麼建議大人要開始多放手,放手不代表即刻起通通讓孩子自己做,而是漸進式的,可以陪在孩子身邊,問問孩子可以怎麼解決,孩子沒有想法在予以引導,重點在於多讓孩子練習問題解決能力,當孩子成功解決問題時給予關注及讚美,孩子就會更願意自我挑戰、獨立。
5.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
這通是來自太多的壓力、焦慮以及挫敗感,令孩子生悲觀的想法,例如:
◆當事情錯了、失敗了,認為都是自己的問題
◆對於成功或勝利覺得都是運氣、湊巧,跟自己無關
◆總是一直執著自己弱勢或錯誤的地方
◆面對困難就想放棄,壓力大就想逃避
◆常常沒有學習的動機
【爸媽怎麼教】
當孩子陷入習得性無助,就會自我否定,學業表現就會低落,想要將孩子帶離開習得性無助感,最重要的就是要增加孩子正向的成功經驗,例如將孩子所面臨的問題拆解成許小步驟,讓孩子容易達成,多給予鼓勵與讚許,讓孩子知道他真的做得到。此外,大人的支持陪伴很重要,教導孩子放鬆紓壓技巧,養成孩子運動的習慣以調節壓力,也須同步進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