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仍沒辦法自己睡怎麼辦?分房睡又有安全感的6方法
2.不批評孩子不勇敢:
孩子就是恐懼、焦慮,當大人又給予負向的批評時,孩子並不會被激勵,反而會更有情緒,而且大人因為孩子不敢自己睡,說孩子不勇敢,孩子心理會解讀成,這是在暗示自己睡覺是需要勇敢的,那……莫非房間裡的有什麼嗎?會讓孩子更焦慮害怕。
3.不否定他恐懼的理由:
孩子不敢睡覺找的理由總是千奇百怪,常常會跟孩子看過的節目、繪本或其他經驗有關,也常很瞎,例如明明就知道是冷氣的紅燈,到了睡覺時間就說那是魔鬼的眼睛在盯著他看,要不然就是常常創造超乎現實的想像情境。
大人常會直接告訴孩子,「根本就沒有,你又在亂想」,這時孩子往往會持續辯解,這是因為孩子總是會感覺自己的話有被聽進去後,才能聽進去別人的話,因此,建議大人不要直接否定孩子,要讓孩子覺得你有尊重他,例如「嗯!原來這是魔鬼的眼睛,那我們來想想怎麼把他趕出去」。
4.要認真看待恐懼心理:
請大人要同理孩子恐懼的心理,畢竟有超過73%的4~12歲兒童都表示自己在晚上是會感到害怕的,他們需要大人理解他們的害怕,而不是只是告訴他們「這有甚麼好怕的」,因此要有耐心地跟孩子溝通。此外平時觀看的電視或影片要慎選,年齡分級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包括電視新聞。
5.要讓孩子選擇陪伴小物:
孩子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小夜燈或超級英雄公仔等,陪伴自己入睡,當然,爸爸媽媽也可以給予超強小物,說故事賦予它超強保護能力。此外,也可以給予孩子觸覺玩具或助眠毯子,讓孩子可以透過觸覺輸入,幫助更快入睡。
6.要陪孩子找方法提升安全感:
這是最重要的一點,跟孩子一起想想怎麼樣提升安全感,可以是咒語,可以是一起消滅妖怪,或討論當自己害怕的時候,可以做哪些事情讓自己比較放輕鬆或安心。當要訓練孩子獨立睡,建議可以搭配規律、有安全感的睡眠儀式,並且留意孩子的睡意狀況,讓孩子真的有睡意再去睡,才不會在床上待太久,徒增恐懼,要有睡意,就要注意孩子的起床時間和白天活動量了。這段時間也要多誇獎孩子優勢的部分,讓孩子增加自己的自信心。
堅持原則,並多讚美鼓勵孩子的進步
最後提醒,在練習獨睡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問題,例如孩子忍不住一直要找你,或期望你在房間陪久一點,或期望你早點進來,記得,既然討論好了,決定了,就別輕易改變原則,別讓孩子感覺有吵就有贏,記得別繞著孩子的要求爭執,而是轉換話題,讚美孩子、肯定孩子的努力和進步,例如你昨天很棒耶!媽媽昨天晚一點才進來看你,你這中間都有安靜躺在床上睡覺,你真的做得到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