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了仍沒辦法自己睡怎麼辦?分房睡又有安全感的6方法
每到睡覺時間,凱凱就會一直纏著大人,一下說「媽媽,有妖怪在看我,我不敢睡」,一下又說「爸爸,我好害怕有人闖進來我們家把我殺了」,儘管爸爸媽媽再三的保證沒有妖怪也沒有壞人,並且埋怨凱凱卡通看太多了,搞到自己晚上不敢睡覺,恐嚇他以後不准看卡通了,但凱凱害怕的戲碼仍天天上演,就是要爸媽陪他睡,好不容易睡著了,結果半夜醒來,又會跑到爸爸媽媽的床上睡覺真的很困擾。
別以為只有小小孩會有這樣的情形,不少小學生也會有這樣的狀況,根據研究,8~16歲的孩子仍有超過64%表示到晚上會感到恐懼。前一陣子還有媽媽寫信詢問家中10歲的孩子,到現在都還不敢自己睡覺,到底該怎麼辦?
為何孩子就是不能自己睡,總愛亂想一堆有的沒有的?
其實,這是正常的唷!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想像力會越來越豐富,遇見危險的能力也越來越好,而睡覺時,是他們認為最「脆弱」的時間,因此孩子想到唯一可以解決的方式,就是找爸媽保護。
但要能自己克服恐懼,最好的辦法是「自我安撫」,要學會自我安撫,需要的是經驗不是道理,就像去鬼屋,明知道是假的,但就是會怕,體會幾次後,真的知道那些鬼怪不會怎麼樣,也就不怕了。所以,要學會自己睡覺,就不能大人一直在房裡陪到孩子睡著,這樣孩子半夜醒來,一定會再去找大人陪伴入睡。
訓練孩子獨立睡,要掌握6原則
1.不陪伴入睡再離開:
這是很多爸媽都會做錯的地方,為了讓孩子敢在自己的房間睡覺,可能會選擇先陪他睡一下,等孩子入睡了再離開,或許有些孩子有用,但對於較焦慮恐懼的孩子,當半夜淺眠期醒來時,發現大人都不在,恐懼感就會迅速增加,而呼叫或直接去找大人,一兩次後,半夜就會越來越規律起床,搞到大人和小孩都睡不好。
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不是自己獨立入睡,所以他還是會恐懼自己一個人待在房間中,因此要孩子獨立睡,就要讓孩子在房間中自己入睡,爸媽可以做很多承諾,例如我們就在外面,門可以開一個小縫,你喊我們,我們就會過來等,有很多解決方法,但就是不要陪著入睡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