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打人,光叫他不能動手是沒效的!
小孩會動手打人總是令照顧者相當緊張,有媽媽說每次帶孩子去公園、親子館,是她神經最緊繃的時候,深怕自己的孩子突然動手傷了其他的孩子,孩子平時都很好,但偏偏常上一秒玩得好好的,下一秒就突然動手(咬或打),講了好幾遍「不可以打人」、「不可以咬人」,罰也罰過了,道理也好好講過了,甚至還打孩子讓孩子知道打人對方有多痛,孩子好像就是學不會,到底小孩會動手該怎麼教。
孩子動手打人,要先釐清原因
小孩打人的原因很多,可能是模仿來的,可能是自我防衛,可能是極度挫折生氣,可能是太累、可能是壓力太大……等,原因不同處理的方法就會不同,而且不同年齡的孩子出現打人行為的原因也不相同,不根本解決孩子打人的原因,孩子打人的問題就不會改善。
以下會分齡敘述不同年齡層常見的打人原因及處理方法,不過由於每個孩子的心智成熟度不盡相同,所以可能會有小二的孩子,動手原因比較近似大班的孩子,這時,建議爸爸媽媽還是要參考孩子的表現,選擇適當的年齡層來引導。
【1.5~3歲】想要溝通而動手
這是小孩最容易出現動手打人行為的年紀,通常,這個年紀打人,是在溝通,在表達「我不喜歡」、「我不要」,由於這個年紀的語言能力還沒有很好,就算平常已經很會講了,情急之下還是會「忘了說」,孩子會選擇用非口語的方式表達,比較快,例如打人、咬人、踢人,一般來說,小小孩打人的行為,會隨著語言溝通能力的發展,逐漸停止,不過仍有些孩子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小學階段。
所以,這個年紀孩子出現打人行為,一定要先釐清想表達的意圖是什麼,幫孩子說出來,甚至引導孩子說。之後當孩子用說的時,大人一定要盡快協助,讓孩子發現原來「說」是有用的,孩子才會善用說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