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青春期風暴!如何跟青少年孩子有效對話?
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有沒有發現越來越難教,個性變得善變又沒耐心,講沒兩句就頂回來,常跟父母對立對抗,曾經那個可愛無邪的孩子,怎麼轉眼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許多父母對孩子青春期的階段改變認識不夠,這反而會讓大人跟青少年常摩擦,於是感覺孩子更難教,例如孩子可能會有這些改變:
1、大人越叫孩子做 他越不聽你的
2、一直逼他說 他會嫌你煩
3、孩子常用反駁語氣回答
4、對大人態度不好 不耐煩
5、找很多理由不做該做的事
6、把父母提醒當批評
7、有時冷漠 有時不理人
8、不接受大人的意見
9、拒絕對話 有事不跟父母說
10、同儕說的 勝過父母說的
以上這些其實都是孩子必經的「青春期風暴」。到底該如何說,青少年孩子才會願意聽?
如何跟青少年孩子溝通相處?
NG教養1、下達過多命令
→ 以關心取代命令
這時期的孩子容易生氣、脾氣暴躁,他們很討厭命令口氣,以及有時間限制的壓迫感,父母要審視自己是否過於單方面下指令,而忽略孩子的想法。
青少年孩子內心其實希望被人關心、被人在乎、被人愛,父母可以試著從威嚴的管理者角色轉變為孩子的朋友,以關心取代命令,當你跟孩子站在同一邊的時候,他有什麼事情就會願意來找你。
NG教養2、不夠信任孩子
→ 「我相信你有(知道)……」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變成熟,但卻又不敢放手讓他嘗試,不夠信任孩子的情況下,有時可能用懷疑的口吻質問孩子,例如孩子零用錢花太快,就懷疑他亂買東西,這會讓孩子覺得不被信任,認為「反正我說甚麼你也不信」,漸漸讓親子溝通更冷漠。
與其懷疑孩子「你是不是又……」,不如這樣跟孩子說「我相信你有(知道)……」,以零用錢為例,可以改成這樣說「我相信你有妥善規劃零用錢的使用」,多給孩子一點信任,即便孩子真的犯錯,也給予孩子犯錯空間,他們才能從錯誤中成長。
NG教養3、溝通缺乏彈性
→ 「等你好了再跟我說」
青春期小孩的心智成熟度與大人很接近,所以進入小大人階段,他們不喜歡大人管得太緊,希望按自己的步調走,這時如果父母還是用禁止、命令,或是「立刻、馬上」這種缺乏彈性的溝通方法,孩子會越愛唱反調!
切記,很急的父母會教出很急的孩子,因此,大人要避免太過強硬的說教與規定,建立一個開放的溝通環境,告訴孩子「等你好了再跟我說」,這種柔軟的語言會讓孩子更聽得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