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合、愛挑戰規矩的孩子該怎麼教?6個有效溝通法
孩子聰明聽起來是件好事,但其實聰明的孩子因為反應快、創意多、邏輯強,教養起來並不容易,很有自己的意見與想法,而且他們通常認為自己「很行」,隨著年齡增長,越覺得自己不輸大人,因此,喜歡挑戰,喜歡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對的。其實,他們的挑戰未必有惡意,說穿了只是想「贏」,所以他們常說「為什麼一定要……」,「這樣也可以呀」,倘若大人不能讓孩子服氣,事情就沒完沒了,這樣的過程,就很容易被大人解讀為「作對」、「反抗」或「鑽漏洞」。
西方教育很鼓勵孩子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卻比較希望小孩乖乖聽話。我記得大學時,有位剛回國的教授,第一堂課就要我們別相信書,也不要相信他的話,因為資訊一直在變,任何話都要自己判斷與思考,鼓勵大家去挑戰他。我相當認同這樣的觀點,因此,我很鼓勵孩子有想法就要勇於說出來,但,畢竟孩子和大人不同,小孩心智較不成熟,在挑戰的同時,往往會失了分寸,因此大人在鼓勵孩子勇於提問,挑戰權威的同時,也要教會他們這六件事:
1. 教他表達意見也要尊重人:
孩子可以表達意見,但溝通時要尊重人,要教他們不是隨時隨地想講話就講話,不能任意吐嘈別人,讓人家感到被尊重人家才會尊重你。
2. 教他有想法也要顧慮他人:
現在許多孩子都有很多創意,但要教他們在適當的時候才能表達自己的想法,不可以任意插嘴,因為任意表達想法可能會影響到別人。
3. 教他提出疑問也要有禮貌:
許多大人都是不喜歡被質疑的,因此要提醒孩子,說話之前先想想,該怎麼有禮貌的說大人比較能接受。
4. 教他不服氣也要沉住氣:
不是每件事都能如願,遇到無法溝通的時候,也不要動怒,因為在溝通交涉的過程中,先動怒的人就先輸了。
5. 教他不認同也要先傾聽:
就算結果無法接受,但團體有團體的規矩與步調,建議先傾聽,再找大人討論其他方法。
6. 教他爭取權益也要符合規範:
不是每件事情都可以用道理來說明的,就如同家有家規,班有班規,校有校規,想要打破規矩,就要用合理的方式來爭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