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生氣地雷,千萬別亂踩
「為什麼孩子以前不會亂生氣,現在卻會?」身為爸媽的你,也有過這樣的感覺嗎?其實不見得是孩子退步了,而常常是孩子進化了,不同年齡的孩子,介意的事情不一樣,因此以前不生氣,現在卻會生氣。
來看看每個年齡孩子的生氣地雷:
2歲:因為得不到就哭鬧
3歲:因為被拒絕就爆走
4歲:因為怕輸就崩潰
5歲:因為不公平就跳腳
6歲:因為被限制就反抗
7歲:因為被誤會就憤怒
8歲:因為被嘲笑就生氣
減少親子衝突,要做STOP四步驟
如果沒有辦法拆除地雷,那麼建議爸爸媽媽別輕易碰觸地雷,有些家長的教養法則是”減敏感法”,也就是孩子越在意這件事,就越要去”戳”他,直到他不在意為止,理論上看似合理,但實際上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更多情緒問題,甚至也用這種方式對待同儕,因此,處理孩子情緒問題,減少親子衝突,要做到四步驟:Stop、Ttimeout、Organize、Plan。
步驟一、停(Stop)
既然是大人,就要比孩子更容易察覺自己的情緒,是不是快要失控或發怒了,這時候務必要提醒自己,停!停止你所有想要脫口而出的言語或想要做的動作,因為生氣時做的事常容易令人後悔,所以別衝動亂來。
步驟二、離開(Timeout)
這次timeout不是小孩,而是大人自己,離開現場,不看不聽,大腦才有機會冷靜下來,恢復理智。
步驟三、整理(Organize)
大人冷靜下來後,就該好好釐清真相,大多數的孩子會因為生理的需求,例如肚子餓、累了或熱,而變得脾氣暴躁。而心理因素,也很容易讓孩子講不聽、歡必霸,像覺得做不好而挫折,覺得被不了解而傷心,覺得被控制想反抗,覺得被針對想報復,覺得被忽略想尋求關注……等,大人要好好觀察回想一下蛛絲馬跡,看破真相。
步驟四、計畫(Plan)
釐清原因後,就可以針對原因來擬定處理計畫,例如孩子是因為肚子餓,那麼這時候可以提醒孩子適時補充一些食物、休息一下,觀察孩子有沒有比較冷靜下來,待孩子冷靜後再去跟孩子討論,例如,你有沒有發現你吃了餅乾後情緒好多了,所以其實是因為肚子餓讓你情緒失控,記住剛剛的感覺,以後當你有這個感覺,變得情緒不好時,其實就是大腦再提醒你吃東西了。「計畫」包括當下處理,事後討論,以及未來的預防,容易因為肚子餓而有情緒的孩子,包包裡就要隨時準備一些小點心,在適當的時間給孩子,以避免孩子因為餓而產生情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