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累了嗎?過勞8徵兆要注意!
身為媽媽的你,曾有過這樣的經驗嗎?聽到孩子哭,自己也想跟著哭,吵鬧聲令你完全無法集中精神,連電視大聲一點都令你很煩躁,如果有過,小心,那代表你「感覺超負荷」了!
當身體的一種或多種感覺受到環境的過度刺激時,就會產生「感覺超負荷」。每個人能接受的感覺刺激程度不同,長時間處於過度刺激的狀況下,情緒狀態就會不穩定,很容易產生憂鬱或焦慮的問題。
要達到超負荷,通常那樣的刺激是長期的,幾乎每天都會存在,會令人感到很疲累、很焦慮、甚至很想吃東西,刺激也有可能是來自內在想法,例如對未來的不確定或煩惱,也可能來自家人,例如總是在解決孩子在學校的問題,或親子衝突等。
當媽媽感到超負荷時,會有以下8個過勞徵兆
1.感覺都沒有自己的時間
2.一點吵雜聲就感到煩躁
3.無法忍受一點凌亂
4.孩子碰觸都感到不舒服
5.想要訴苦卻不知道要找誰
6.覺得別人都在針對你
7.每天都覺得很混亂
8.覺得自己都做不好
開心的媽媽,教出開心的孩子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脾氣會跟大人越來越像,不管是生氣或開心的樣子,都像大人的翻版。所以,唯有開心的媽媽,才能教出開心的孩子,因此媽媽一定要善待自己,要做到這幾件事:
1. 每天要規劃自己的時間至少30分鐘。
2. 覺得負荷不了時,先轉換情境休息一下。
3. 學會察覺自己感覺所能負荷的程度
4. 調整環境,像最近流行的寵妻三機,烘衣機、掃地機、洗碗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需要什麼事都要親力親為,逼死自己。
5. 學會轉念,妳如果一直否定自己,會讓自己的壓力很大,甚至影響自己教養的大方向。
因此,我覺得媽媽有幾句話得先對自己說:
媽媽,對自己說的第1句話…
孩子有自己的發展,成長不管快或慢,或者是偶爾生病了,都不是因為你把他養的不好,也不是你不會當媽媽,請放下這種不必要的愧疚感。
媽媽,對自己說的第2句話…
現在的孩子很幸福,任何的物質都不缺,你也很努力的在學習當個好媽媽,別覺得自己的孩子總是少別人家的孩子什麼,請放下這種補償心態。
媽媽,對自己說的第3句話…
孩子出生後,小小一段時間以孩子為核心,手忙腳亂都是難免,但一陣子之後,要找回自己的生活重心,包括夫妻間的感情、你自己工作的成就感、發展你的夢想及興趣、培養自己的休閒,這樣養孩子才可以能量滿滿,所以請放下這種阿信的犧牲心態。
媽媽,對自己說的第4句話…
孩子的情緒及挑戰行為,當然會越大越明顯,因為他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媽媽別因為,看到孩子幾次的情緒暴走,不聽媽媽的話,就過度的憂心忡忡,甚至擔心是自己沒教好,長大之後會有人格偏差,請放下負擔這麼重的使命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