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有情緒就暴怒,四大原因告訴你
孩子愛發脾氣,叛逆,一有情緒就暴怒、大罵,甚至動手,是令爸爸媽媽感到頭痛的問題。最近剛好有幾個朋友跟我提到,「孩子前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就爆炸」,而且2~10歲的孩子都有這樣的症頭,當下大人講什麼,孩子好像都只會更怒,不理他,又會鬧好久,真不知道該怎麼教了。
孩子易生氣暴怒的四大原因
其實,孩子會暴怒、有反社會行為(例如打人、反抗),主要是因為四大原因:
原因1. 誤解對方意圖:
近年的研究發現,孩子容易出現暴怒、攻擊、反抗、對立等行為,是因為喜歡將他人的行為歸因於具有敵意意圖,例如大人只是嚴肅的溝通,孩子可能就會解讀成是在命令、辱罵,因此,孩子感到有敵意侵犯的時候,就會採取一些手段來挫敵。解讀錯誤與孩子的情緒辨認能力和心智解讀能力發展有關,幼兒階段因為這些能力發展不成熟,所以才會有「恐怖的兩歲兒」。但如果從幼兒階段,父母就積極幫助孩子理解他人想法、意圖和感受,研究發現,到了4~6歲,相較於缺少引導的父母,孩子的情緒問題行為會比較少。
原因2. 沒有解決策略:
挫折、憤怒的情緒,絕對是喚起這些行為問題的主因。而這些帶有反社會行為表現的孩子,相較於一般孩子,往往有效的人際問題解決方法較少,無效的方法倒是挺多的,之前曾問幾個這樣小學生模擬問題,「如果你在路上遇到怪叔叔要把你帶走怎麼辦?」,結果回答真的令人傻眼,例如「把他揍扁」、「開槍射他」、「推倒他然後逃走」,現在還拜「鬼滅之刃」所賜,多了個「把他頭砍下來」的答案。這些孩子的大腦很有趣,就算你告訴了他們合宜的標準答案,例如可以如何處理人際衝突,他們也真的能回答出來唷,但真的遇到人際衝突的當下,還是會使用無效且不符合大人期待的解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