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壓力大、情緒亂糟糟,該怎麼辦?
這兩天一位家長跟我說,孩子這陣子上學,壓力大到每天哭,回家後情緒變得亂七八糟,真的不知道怎麼幫他。另外也有一個媽媽說:「孩子遇到事情就什麼都不說,感覺都會壓抑自己情緒,給自己很大的壓力,該怎麼辦?」
其實不要以為小孩都沒壓力,根據國外的調查,現在的孩子10個中有8個有中等程度以上的壓力,而且每四個小學生就有一個覺得自己壓力很大,這比例真的很高!
適當的壓力是孩子人生的養份,但不好的壓力,就會讓孩子情緒亂糟糟!
爸媽注意!孩子壓力大的求救訊號,你發現了嗎?
► 幼兒壓力的行為徵兆
1. 習慣的改變:最常見如飲食或睡眠習慣改變,像是早餐吃得特別少(飲食習慣),或頻繁做惡夢、夜驚、磨牙、失眠等等。
2. 咬指甲、吃手指
3. 明顯的緊張、害怕
4. 情緒起伏大:變得很容易發脾氣、愛哭,常常暴怒。
5. 沒安全感、變依賴:孩子原本很多行為已經懂事,最近卻突然變得黏踢踢、很依賴大人,甚至會有愛哭、討抱的退化行為。
► 兒童壓力的行為徵兆
1. 有事悶著不說
2. 很容易發脾氣:尤其對親近的家人更容易表現出不耐煩、易怒與悲觀情緒。
3. 這邊痛、那邊不舒服:可能有肚子痛、背痛、嘴破等症狀。
4. 變得煩躁、心情低落
5. 孤僻、不良行為增加
孩子壓力大,父母該怎麼引導?
壓力來源1、上學的壓力
孩子換了一個新環境容易沒有安全感,甚至自己有無助感。造成的原因很多,有天生氣質暖機就要比較久,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差,也有個性跟人比較不能融合,怕人家兇等等,
► 父母引導方法:找依附目標、找好玩的事
分散注意力,對於孩子的上學焦慮,往往是蠻重要的做法,父母可以引導孩子去注意學校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像是遊戲設施、上課內容、同儕玩伴等等,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感到期待又新鮮。(推薦閱讀:降低孩子上學分離焦慮,父母要做十種「安心保證」)
壓力來源2、表達的壓力
很多孩子悶在心裡不說,讓爸媽很擔心!這通常有兩種原因,一是缺乏完整的表達能力或組織能力,擔心自己說不好乾脆不講,但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壓力;二是怕說了以後反而被質疑或責怪,或者是自己想很多,對人不信任都有可能,結果就不想說,產生表達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