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出「我討厭媽媽」……
一位媽媽留言給我:
我是個不知所措,在夜深人靜默默流淚的全職媽媽
我永遠都是孩子面前唯一在扮黑臉的人! 孩子的爸,及長輩完全是縱容的態度,無論是行爲或餵食!經常我如果出聲制止孩子的不適切行為,他們就會對孩子說:「媽媽說不行!媽媽說不能吃!!!」
我如果沒出聲,但是他們感覺孩子行為不妥,便會對孩子說:「媽媽在看你了!媽媽生氣了!!!」
孩子現在二歲半,漸漸開始會反抗,甚至排斥我,有幾次我對他發脾氣,他直接對我說:「我不要媽媽,我要爸爸!我不喜歡媽媽!」
聽到這些話我難過死了!明明最愛他的人是我,每天24小時照顧他的人是我,結果竟然比不上一天只見三小時面,而且其中二個半小時都在滑手機、看電視的爸爸!
我實在灰心到了極點,難道我也要什麼都不管,放任孩子不守規矩,愛吃什麼就讓他吃…才不會被孩子討厭?
教養態度不一致,孩子就容易見縫鑽
我很同理這位媽媽的心情,當家人間的教養態度不一致時,孩子就容易見縫鑽
心理學家認為,這樣黑臉白臉分明的教養,孩子學到的只是遇到白臉做A行為,遇到黑臉做B行為,並不是真正學到「自律」!
但孩子真的會因此討厭媽媽嗎?
真相就是……不會! 二、三歲的孩子,正是喜歡控制環境,讓事情都能在他掌握之中的年紀,因此你會發現他有些獨特的習慣,例如可以每晚都叫你講同一本故事書,堅持切成1/8大小的蘋果他才要吃…。
這樣的偏好可能很激烈,但也變幻無常,令人摸不著頭緒,所以他今天可能很愛爸爸,明天、一週或一個月後,他可能變得什麼都要媽媽伺候,或者A事情就是要找爸爸,B事情就是要找媽媽….為什麼呢?只因為孩子的認同感–「我認為這就是爸爸要做,那就是媽媽要做」!因此大人覺得的排斥、唱反調,很多時候只是孩子想當king的產物罷了!
大人總會想太多,而孩子今天的「我討厭你」,其實也只是「我討厭你這樣說我」、「我討厭你這樣管我」,不是像大人所解讀的「我打從內心討厭你這個人」!
教養間存在著分歧,怎麼辦? 其實,每個人本來就不同呀!爸爸媽媽來自不同的成長環境,又是不同的性別,和孩子的相處方式本來就會不一樣,看看爸爸媽媽扮黑臉的方式不同就知道。第一時間可以先尊重對方的教養方式,靜觀其變,誰說你沒想到的方式就一定無效呢?
教養最怕的是教養團隊分工太鮮明,黑臉永遠無洗白機會!
1. 教養是團隊合作,不是一人黑臉一人白臉
2. 身兼黑臉白臉,有賞有罰,才是有效教養
3. 隊友該用和緩語氣助攻
4. 別成為在孩子面前扯後腿的豬隊友,有話私下聊
5. 要有當黑臉的勇氣,也該不吝於當白臉
6. 永遠別在孩子面前分化對方
7. 該適時為對方發好人卡 最後,請被標籤化的黑臉媽媽注意,別把孩子的適切行為都視為應該,該讚美就該讚美,試想受到大老闆的讚賞,是否會讓你更有幹勁,孩子也一樣,被一向嚴厲的媽媽真心讚美,豈不更開心、更有成就感呢?這才是教養最大的秘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