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對這些件事,讓孩子學習靜得下
4. 玩對,孩子靜得下:
自制力不夠,孩子就靜不下,自制力必須透過行為鍛鍊,不是嘴巴光說「要控制」,孩子就有辦法做到。因此,可以透過桌遊來鍛鍊孩子的自我控制力。選擇的遊戲,最好是闖關性質的、考驗觀察力的,或需要衝動控制的,而且親子一起玩更好,因為在遊戲過程中,大人能提供好的身教讓孩子學習模仿。孩子常玩3C的家長也要注意,現在有很多的遊戲和影片都偏屬快節奏,接觸久了孩子會更沒耐心,因此,務必要篩選適合的遊戲或影片。
5. 用對,孩子靜得下:
有沒有發現,孩子常常作業寫一寫就開始玩文具或弄文具?現在孩子物質充裕,常常鉛筆盒裡面放了一大堆文具,自動鉛筆可能就3、4枝,而且尺或鉛筆盒還很多功能,的確很方便,但,卻令孩子更容易分心。因此,建議與孩子共同進行文具篩選計畫,討論哪些是必要留下的文具,不必要的文具先收起來,文具功能也不要太多,才不會考驗孩子的自制力。
6. 做對,孩子靜得下:
孩子靜不下來會受到生理或心理因素影響,例如一直被催促、被罵,或者是疲累、肚子餓……等,要避免這些情況。靜態活動太久也會讓孩子煩躁,因此,在活動安排上要動靜交替,環境設計上要減少干擾。孩子越大越討厭被大人控制、命令,因此當你覺得孩子無法靜下心學習時,建議家長先聽聽孩子怎麼說,困難點是什麼,然後和孩子共同討論解決策略,孩子接受並改變的機會才會高。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