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坐不住?24個活動讓孩子靜下來
孩子常常身體扭來扭去、動來動去?吃飯坐不住,吃沒幾口就要起身?上課坐不住,甚至起來走動?沒聽完指令就急著做?不太能等待?玩遊戲三分鐘熱度?
好多行為都顯示孩子無法靜下來,這時候可以從那些地方著手改善這些行為?
改善四大坐不住情境的方法
情境一: 吃飯坐不住
» 孩子多半沒食慾、不餓,或孩子對吃興趣不大,所以要想讓孩子吃飯坐得住,優先以飲食主導。
►改善方法:
◆提供飲食自主權: 當孩子有主導權,決定要吃的份量,就有內在動機,比較願意吃。
◆進行出力性活動: 活動量充足才容易有良好食慾,『撐地大力士』、『小熊相撲』這類出力性活動就很適合讓孩子增加活動量。
情境二: 寫作業坐不住
» 孩子覺得作業多、寫不完、要思考好麻煩、需要花很多時間,或者恍神發呆,就會坐不住。
►改善方法:
◆將作業分段完成:一次目標30分鐘休息5分鐘,若孩子沒辦法持續30分鐘,可以先從20分鐘逐漸拉長。
◆進行前庭本體覺活動:像『大1開合跳』、『蜘蛛慢步』、『鱷魚散步』活動可讓孩子專注,清楚明白該完成的作業。
情境三: 上課坐不住
»容易分心或視覺專注力是上課坐不住的最大原因,但也有可能因為身體肌力肌耐力不足。
►改善方法:
◆運用視覺訓練: 善用【慢吞吞英雄】一書的視覺遊戲,養成上課目光跟隨老師,降低分心的情形。
◆加強肌耐力活動: 增加肌耐力後比較容易維持良好坐姿,減少動來動去的狀況。
情境四: 看書坐不住
» 通常出在孩子對看書沒興趣,或者是孩子覺得書本很無聊。
►改善方法:
◆運用說故事技巧: 唸故事時,故意賣關子,給孩子機會主動翻書看結局,提升看書的興趣。
◆善用闖關遊戲書: 孩子喜歡有趣或有挑戰的東西,操作型闖關遊戲書,容易引起孩子的看書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