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用帶寶寶的方法,帶2歲後的孩子!兩歲後玩比吃睡更重要
一個2歲的孩子,每天都氣噗噗、尖叫、不聽阿嬤警告「不可以」,愈説愈要去摸。你知道2歲開始,為什麼小孩會這樣歪樓走鐘嗎?
真相是,大人沒有搞懂2歲前後的差異,還在用寶寶的方式,哄他吃、哄他睡、陪他玩。那就大錯特錯了!
這篇要告訴所有的爸媽及阿公阿嬤,別再用帶寶寶的方法,帶2歲後的孩子,因為,語言、認知、情緒發展都不一樣,就連陪玩的技巧也要升級,不然孩子就去做自己。快看這一篇~
培養運動能力,發洩2歲孩子暴增的活動量
公園的遊樂設施幾乎都沒問題了,環境中的障礙(例如樓梯、月台縫隙)都能在少許協助下處理。
大肢體動作能力發展
●扶持時能一步一階上下樓梯(2.5歲前)
●不扶時至少能兩步一階上下樓(3歲前)
●單手或雙手舉高過頭丟擲物品至目標物
●用腳停住滾動的球
●爬上溜滑梯
●雙腳同時離地向上、向前、向下跳,甚至跳過小門檻。
► 可以和孩子這麼玩
● 多和寶貝玩球類活動,可利用海灘球、小皮球和小網球等,設定投擲或踢球的目標,讓孩子學習如何控制力道及方向。另外也可以用衣物丟擲至洗衣籃或紙團投擲至垃圾桶來代替唷!
● 鼓勵寶貝嘗試各種不同的攀爬設施
● 安全監督下放手讓孩子上下樓梯!
● 帶著孩子雙腳跳,例如跳格子、兔子跳跳或由小台階跳下,提醒孩子要有”蹦”的聲音唷!(雙腳同時跳)
很多大肌肉的活動,也是良好的社交遊戲,例如:踢球或丟球。寶貝若能掌握這些技能,在群體中也比較能和同儕建立玩伴之友誼。
幫寶貝設計丟擲或踢球目標時,應盡量具體,如某個空罐子或樹木,這樣才能建立孩子對方向及力度的控制。
重複練習、增加難度是培養孩子運動協調能力的關鍵。
學習自理,培養未來書寫閱讀能力
兩歲是個開始要獨立的年紀,白天如廁不再使用尿布,放手讓孩子幫忙簡單家事和處理自己的生活瑣事,更重要的是從遊戲中建立手部肌力肌耐力,以及空間概念。
精細動作、自理能力發展
● 配對各種形狀或不規則形狀的積木。
● 疊高7-9塊小積木
● 用4個小積木模仿組出小火車或其他簡單造型。
● 棉線穿起2-3顆珠子
● 畫出「│」、「―」、「/」。
● 湯匙使用很好,已經不太會灑了。
● 能剝餅乾紙、香蕉皮,吐水果子。
● 會自己洗手和擦手。
● 可以自己穿所有的衣物(包括鞋襪),除了扣扣子和扣拉鍊。
► 可以和孩子這麼玩
● 帶著孩子認識不同的形狀及分類,例如「香蕉和月亮一樣彎彎」,「碗和球一樣圓圓的,那還有什麼也圓圓的呢?」
● 家中必備玩具–積木,可以是原木積木或是組裝的積木,引導孩子疊高、排列然後開始變換不同的造型,除了放手讓孩子自由創作,孩子也該能夠模仿做出你的作品。
積木活動和手眼協調、視知覺、空間知覺有很密切的關係,這都是未來書寫閱讀必備的基礎能力。
● 將不同顏色、粗細吸管剪成好幾小段,帶著孩子用棉線穿起來,可以做成美麗的項鍊,甚至再多點創意,變成美麗的提包唷!
● 一起畫畫,別再讓寶貝亂塗鴉了,利用賣場DM,自製連連看讓孩子從中練習畫出「│」、「―」,也可以請孩子圈出不同的物品唷!
孩子會畫圓形和線條後,就可以教導孩子利用這些組合成圖形,例如雪人或Mickey。
● 各種勞作都可以和寶寶一起嘗試,如黏土、撕紙、摺紙等,也準備不同材質和厚度的紙張,並且引導孩子把一件作品完成並好好保管。
● 讓孩子幫忙做簡單家事,如曬衣服。
● 該放手讓孩子吃飯、穿脫衣物和簡單的清潔了,記得引導孩子該有的步驟唷!
這年紀的孩子慣用手逐漸明顯,引導孩子使用慣用手來操作簡單工具,非慣用手當協助,因為這階段的寶貝儘管有出現慣用手,但雙手交互合作的能力尚未成熟。不需要強迫更改慣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