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看懂孩子為何會挑食,最詳盡的11招挑食破解法
用餐環境的營造
1.參考拇指定律給食物:一開始給孩子餐盤上的飯菜量一定要少,依照拇指定律,每一種食物,孩子幾歲就給幾湯匙的量,當然孩子本來食慾就超好的就可以多給些,讓孩子很容易就吃完,有成就感,吃完會一直再要的唷!(孩子一天到底該吃多少呢?)
2. 椅高度要適當:餐椅高度要適當,桌子高度差不多在孩子「胃」的位置。
3. 用餐氣氛要愉快:孩子吃東西不該連哄帶騙、威脅利誘,懲罰、責罵也都不該存在於健康的飲食行為中。別急著定一堆餐規,例如”吃飯不可以說話”、”不可以用手拿食物”、”不可以這樣用筷子”等等這麼多的規矩,不該在幼兒用餐時制定,相信我,”哭”、”難過”、只會讓孩子更不想吃飯的。
4.用餐時間不要冗長:幼兒坐在餐椅上,最慢15分鐘內就該開動了,而吃飯的時間差不多20分鐘就好,超過時間,東西就收走了,到了下一個預定的正餐時間或點心時間再提供,如此下一餐孩子才比較有機會正常吃唷!
5.不要故意讓孩子分心:會令孩子分心的事物都不該出現在餐桌上,例如玩具、書本、電視、平板手機等等,也許家長會覺得好餵,但請相信,這樣孩子只會更不自己吃飯,甚至還會含飯久久不吞,記得玩食物會比玩iPad好!
6.允許孩子自己吃飯:食物掉滿地或用衣服手弄得髒兮兮又何妨,這是必經過程,事先在地板上鋪張報紙,可以節省清潔的時間。
7.家人一起同桌吃飯:父母應該幫孩子建立一個很好的用餐模仿環境,例如家人同桌吃飯,和同儕一同吃飯,孩子不但可以有愉快的社交經驗,還能夠有學習模仿的對象。
提升下一餐食欲的好方法
1.牛奶應該餐後給:給孩子獎勵的小點心或是固定的點心時間,盡量要安排在正餐中間(至少間隔2~3小時),千萬不要讓點心影響到下一餐吃飯,量也不宜過多,點心應該要提供的是營養密度高的食物,果汁不該當點心,牛奶也不宜喝過多,這都會嚴重影響正餐的食慾,所以牛奶、其他營養補給品、果汁、湯或水等都應在正餐後給予,較不會影響食慾。
2.讓孩子參與準備餐點:國外研究,孩子的參與會讓孩子更有吃飯的動機,例如請孩子剝豆子,或和孩子一起種簡單的菜、一起採收等等,我認識一對姊妹,從三四歲就開始有炒菜的經驗了呢!
孩子挑食其實可以不用過度擔心
爸爸媽媽要有個認知,其實大多數挑食的孩子,其成長發育都在正常範圍內,不用過度焦慮。如果孩子真的比較嬌小,有營養方面的問題,可以請教小兒科醫師,必要時補充一些營養素即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