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二寶愛爭吵,爸媽到底該不該介入
有媽媽問,網路文章說,手足吵架爸媽不該急著插手,應該讓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可是,為什麼我們家小孩只會越吵越兇,脾氣越來越壞,結果爸媽頭越來越痛?
這是因為孩子沒有溝通的方法,說話的藝術不是與生俱來,當然可能有些人有天賦,學得比較快,但大多數的人,都是經由不斷地經驗累積而成,就好像若沒有人引導的話,孩子怎麼可能天生就知道要說請、謝謝、對不起呢?
大人的心智解讀能力成熟,知道如果想要對方有甚麼反應,那我們就要怎麼說話,但心智解讀往往要4歲後才逐漸發展,若孩子能自己摸索出來那倒好,若孩子摸索不出來,放手讓孩子解決爭吵,孩子反而學到的是誰大聲、誰力氣大就勝出,這就不好了。
減少手足爭吵,爸媽必教的溝通技巧
要放手讓孩子獨立解決紛爭,爸媽應該要先教孩子這8個溝通技巧:
1、以物易物的技巧:「這個跟你換」,想要對方的東西,拿對方可能會喜歡的東西跟對方換換看。
2、博取同情的技巧:「我真的好想要、好需要」,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急切與渴望,對方比較不會過度堅持,就有機會可以達到目的。
3、約定的技巧:「你5分鐘後要還我唷」,很多時候孩子會有一種東西給了就拿不回來的擔心,因此拒絕借對方,可以教孩子該怎麼說,並且大人也要努力讓對方遵守約定,這樣孩子才會學到這招真的有用。
4、令對方安心技巧:「只是看一下,看完立刻還你」,主動說出讓對方感到信任或安心的話,破解對方的擔心。
5、談判的技巧:「你讓我先,我等一下讓你玩比較久」,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會想要先,你希望別人讓你,那你可能要做些承諾出來,而且是對方可能會想要的「利多」。
6、禮貌的技巧:「如果你不玩,這可以先借我嗎?」大家都喜歡被尊重,就算對方現在沒在玩了,要拿還是要先問過對方,對方覺得被尊重,心情好,成功機率就會高,萬一真的踢到鐵板,這時建議爸媽要先好好教育對方了。
7、協商的技巧:「我們每人玩5分鐘,猜拳決定先後」,讓孩子了解,當每個人都想要時,可以運用甚麼方法,大家可能會覺得比較公平。
8、訂契約的技巧:「說話算話,我們把它寫下來」對於比較大的孩子,可以建議教孩子把約定的事情寫下來,並且貼在彼此都容易看得到的地方,互相提醒,也比較不會有賴皮的情況發生。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