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歲以下幼兒看電視,小心視頻缺損效應
所謂視頻缺損(video deficit),指的是30個月以下幼兒,從2D媒體視頻轉移到真實世界學習應用是有困難的,簡單來說就是他們不能理解螢幕中發生的事,與真實世界中發生的事,彼此的關聯。
在系列研究中,研究者將兩歲的幼兒分成兩組,一組幼兒透過窗戶看一個大人在隔壁房間中把物品藏起來,而另一組幼兒則是透過螢幕看同一件事情,結果發現,透過窗戶看的那組幼兒,很容易就找到藏起來的物品,但透過螢幕的那組,就非常困難,這樣的現象就被學者稱為「視頻缺損效應」。
不同年齡的螢幕使用限制
為何會有視頻缺損效應呢?學者認為可能和嬰幼兒缺乏象徵性思維、注意力控制不成熟、及缺乏記憶彈性,導致孩子不能有效地將從2D視頻中學到的知識,成功應用到3D的現實世界中。
再加上過去有不少研究發現,3歲以下的幼兒如果接觸太多的螢幕,就算是高品質節目,在上了小學之後,有注意力、記憶力和閱讀困難的比例比較高,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才會明定,2歲以下嬰幼兒應該禁止接觸電視、電腦、平板、手機等螢幕。
「真人的互動」才是嬰幼兒學習的關鍵,美國兒科醫學會將視訊是為高品質的互動之一,因此接受18~24個月的幼兒可以有螢幕視訊的時間。
孩子到多大才適合用視頻來學習呢?根據研究,2歲~2歲半視頻缺損效應會逐漸減少,2.5歲~4.5歲的孩子,才比較適合利用互動式的視頻來讓孩子學習。2到5歲的學齡前兒童,建議一天的螢幕時間不超過1小時,而且需選擇高品質的節目,並由家長陪同觀看,一同討論。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