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後,親子一起做這事,孩子智力會更高
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選擇孩子喜歡的故事,陪著他們根據故事中的角色內容來編成一段小話劇。
我們還可以陪著孩子在家找尋適合的道具,或是動動手一起做,例如:找件白色的外套當成醫生的白袍、把紙捲起來當交通指揮棒、紙盤畫上交錯線當成方向盤等等。藉由這個過程來提升孩子的手作能力,並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4-5歲
孩子會在扮家家酒的遊戲中加入時間和地點,會邀請不同孩子進入他的遊戲扮演不同的角色並分配工作,爸爸媽媽也可以發現孩子的故事是有順序性的。
在這個階段,我們鼓勵孩子主導遊戲內容,由孩子來帶領我們接下來的故事情節該怎麼做。當同一個角色、故事重複上演太多次之後,我們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來幫助孩子想想如何豐富他的故事內容,抑或是增加角色的複雜度。
例如:扮演警察,他不一定只能指揮交通,他可以還可以開著車去抓壞人,甚至是開船在海上搜尋壞人躲在哪個島嶼等等。
扮家家酒的訓練重點
角色扮演等扮家家酒遊戲,有五個訓練及進行重點,分享給大家:
1. 分類、推理遊戲
2歲以上就可以開始分類及推理遊戲,4、5歲後要大量進行這類遊戲!
2. 實作多於解說
過程先不急著把抽象概念跟孩子說明「這些都是水果」、「這些都是紅色」,先把同類的實物動手放在一起,建立孩子自動推理的能力。
3. 抽象概念要生活化
如大、小、顏色、數量,都可透過身邊的觀察,而不一定要拿著閃卡或書本猛教!
4. 輪流遊戲修正錯誤
與2至5歲孩子遊戲時,用輪流的方式,爸媽一次、孩子一次,一來孩子比較有參與感;再者,可以透過較自然的方式,修正錯誤的抽象概念,而不會因為被教,破壞了內在玩興及動機。
5. 增加複雜度,提升專注力
融合孩子愛的玩具來做複雜的推理訓練,如男孩子喜歡車車,女孩喜歡娃娃,就當成遊戲互動中的部分元素,吸引孩子的專注力及增加耐心!
平時就要用教具來訓練孩子專注力★教具禮包一次看>>
當孩子天馬行空地想像著他的小劇本,爸爸媽媽們不仿放下身段進入他們的世界一起探險,讓遊戲不只是遊戲,更是幫助孩子大腦發展和增進親子互動的絕佳利器。而孩子2歲後,就要有很多假扮遊戲來刺激心智成長,大家有空多陪孩子演演戲囉!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