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方法,讓孩子好好吃飯、活力滿點
你家的餐桌上每天總是要上演著心機大戰嗎?準備了豐富又色彩多變的食物,希望吸引孩子的目光想著一定能讓孩子開心吃光光碗裡的東西,但當孩子一口、兩口意興闌珊,如何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到餐盤上?吃飯要吃好要掌握前10分鐘!
焦慮太瘦而逼多吃,反而破壞小孩食慾
我常被問:老師!他現在應該吃半碗飯,還是一碗飯了?加了菜之後,應該是一碗滿滿的嗎?其實,你們都過度焦慮了,而且,心中如果設了一個目標,孩子吃不到那個量,我保證你更焦慮。
研究發現,多餵兩口,不但不會讓孩子變胖,反而讓孩子食慾變差,挑偏食變嚴重,大家要看看正確的做法。多餵兩口,有時真的是人之常情,教養的天性,但這是爸媽遇到的第一個,也是最大的課題。但當所有專家都在衛教不要逼幼兒吃飯的同時,孩子到底要吃多少的迷思,依究沒有解開。
4、5歲前的孩子,爸媽總是很難抓到孩子的食量,至於1-3歲的孩子,受限於語言和抽象感受還在發展,要知道孩子飽不飽,那就更難了,孩子常常頭一撇,說不吃就不吃,不然就是在餐椅上像隻毛毛毛蟲,讓餵飯變成十大最讓爸媽頭疼的育兒問題之一!
5方法,讓孩子好好吃飯
你家的餐桌上每天總是要上演著心機大戰嗎?準備了豐富又色彩多變的食物,希望吸引孩子的目光想著一定能讓孩子開心吃光光碗裡的東西,但當孩子一口、兩口意興闌珊,又哄又騙的軟硬兼施之後碗中的食物還是不動如山,生氣的同時也擔心著孩子吃得不夠!營養會不會不夠爸爸媽媽是否總是為了餐桌上的心機攻防大戰而不知該如何是好呢?因此下面天才領袖將與大家分享如何讓孩子能夠吃得更好,也能夠活力滿點。
1.我也是厲害小小廚師
主動邀請孩子餐與食物的準備過程,可以從在超市中認識食材、挑選時才開始,到在家中鼓勵孩子一同準備,孩子對於自己的作品總是有著很大的成就感,這樣就可增加孩子將食物吃光光的動機唷!或者利用故事繪本或是親子共讀來認識食物,也是不錯的方法喔!
2.每天與孩子有個溫馨的用餐時間
您知道嗎?養成與孩子一同共餐的小習慣 將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或是學習表現喔!美國兒童營養專家指出,有相關研究發現,家中環境若是父母能夠陪伴用餐的孩子,有較標準的體重、情緒穩定度及學校表現也都會更棒喔!
用餐的過程中,保持氣氛輕鬆,挑選輕柔的背景音樂,用餐時嘗試鼓勵孩子自己所準備的食物,心情愉快了~孩子自然就吃得更好囉!
3.讓孩子動一動,吃飯吃的更好
我不餓、吃不下?!碗裡的食物不動如山,我們可能需要思考孩子也許真的不餓,或是吃了一些就飽了,並非與爸媽故意作對喔!現今的生活環境,使得我們的孩子少了許多運動的時間,而運動到底扮演了甚麼關鍵的角色呢?
當孩子從學校回到家後,是否就吵著要玩手機、ipad或是看電視呢?有研究發現當孩子坐著一小時,消耗的熱量只有30~50卡,但當改為運動時一小時則是10倍,因此當一天的活動量不足時,食慾又怎麼會好呢?要讓孩子好好吃很重要,天才領袖提供幾個小小活動給大家參考:
●白天時可提供中高強度的運動
對於小小孩:在公園中提供跑跳或追逐活動、球類活動;大一點的孩子:除了跑步,騎腳踏車、跳繩、籃球或是游泳都是不錯的選擇
●回家前或晚間應有20~30分鐘的活動
時間晚了,散步就是不錯的選擇囉~而天候不佳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在家放首音樂跳跳舞,也能讓親子感情更好喔!對於大小孩,wii也是提供親子共樂的方式之一!輕鬆的活動也能增加孩子的食慾!
●另外每周最佳規律的運動頻率至少為2~3次喔!!
4.杜絕零食及看電視的小小壞習慣
盡量避免不必要的零食或是飲料,另外則是別讓孩子養成無意義的咀嚼習慣,尤其是看著電視、玩著電腦一邊吃東西。一旦吃了過多的零食,正餐就吃不下,而分心也會讓孩子更缺乏食慾喔!
5.充足的睡眠與豐富的早餐
睡前別讓孩子接收太多的影音刺激而影響了睡眠,許多研究證實缺乏睡眠將會使孩子較容易出現行為問題或是影響隔天學習的專注,一旦睡得不好,就可能影響早餐的食慾,進而影響一整天的專注喔!而豐富的早餐是一整天活力的來源~ 荷包蛋或是起司,搭配新鮮水果就是不錯的選擇,若趕時間的爸媽,全穀的玉米片、牛奶及適量堅果也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天才領袖提供給大家的一些建議,希望藉此大家能夠了解飲食與運動之間的關係是密不可分的,每周2~3次規律的運動習慣,讓孩子的活動量充足,同時搭配一些小秘訣、避免錯誤的習慣,就能有效提升孩子的食慾,讓孩子每天都能開心吃光光,成為活力十足,情緒穩定、表現又棒的小朋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