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自我保護要怎麼教?8個自保守則大公開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這幾年社會案件愈來愈多,一件比一件可怕,連走在路上爸媽牽著孩子,都可能被人拉走。尤其是孩子3歲以後開始會到處趴趴走,一不注意孩子就消失在父母的視線中,教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對週遭提高警覺,也才能讓爸媽更安心。
保護兒童,也教自我保護
對於小小孩來說,他們根本還沒有危機意識,所以總是不知道自己的行為有多危險,所以爸媽可以先從日常生活中提醒孩子保持警覺性,隨時注意路邊的狀況、避免接受陌生人的物品、遇到事情時要冷靜鎮定等,讓孩子自然化成為一種習慣。
當我們說「保護兒童」時,不應該只是成人去保護孩子,更要教孩子懂得自我保護,才能真正減少許多可能面臨的傷害!!
八招,輕鬆教孩子自我保護!
而適時的機會教育,從幼兒園進入國小後就要開始,培養孩子的危機意識和危機處理能力。
八大自我保護守則,每天放進孩子書包裡,隨時拿出來提醒孩子!
1、絕不跟陌生人走
孩子還小,無法意識到危險,作為孩子家長,從小培養孩子的警惕意識,能更有助於保護孩子!
當遇到陌生人問路或急難求助時,可以請求附近店家的幫助,不要自己一個人就跟著陌生人走。
避免與陌生人接觸,降低危險發生;若發現有陌生人跟蹤時,立即求助附近店家,等到安全時再離開。
2、不收別人給的零食、飲料
常見陌生人誘拐情形為包括「給糖果、餅乾、飲料」等孩子有興趣的小零食。
你要教導孩子,在接受任何陌生人的禮物或者糖果時,都必須先徵求你的意見。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需要每隔一段時間經用口頭提醒再三加強。這樣壞人用禮物或者糖果引誘孩子時,沒那麼容易得逞。
(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