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看太多,孩子這些能力變差!
●視動協調
指的是視覺和身體移動之協調能力,其統合視覺、觸覺,和運動知覺。在課業學習或體育運動上,眼手協調及眼腳協調最為重要。
孩子的視動協調發展不好,寫字就容易超出格子、大小不會控制、字的組合分布不對,老是投不進籃框、接不到球,跳繩總是無法連續……等。爸媽可以用5個小方法改善:
.多做視覺與大肌肉兼用的活動
如攀爬、各式球類活動(包括單手或雙手傳接球、擲準、打棒球、踢球……)、騎腳踏車、跳繩、跳格子。
.善選繪本來增加視知覺
遠比坊間的視知覺練習本來的有趣有意義,例如慢吞吞英雄、莉莉尋貓記、屁屁偵探… 等。
這些書都有些特色,圖片相當多且複雜,對於四歲以上學齡前的孩子,需要慢慢挑戰這樣的書。家長可以讓孩子從圖片中去做更多的視覺搜尋,例如你能從一大堆甜甜圈中找到凱羅做的青蛙臉甜甜圈嗎?
.拼圖或積木組裝的活動,可以加強視知覺
拼圖對於4~6歲的孩子,建議可以玩2D就好,減少挫折感,拼的片數逐漸增加,一開始家長陪是正常的,爸爸媽媽可以教導孩子一些拼的技巧。例如那些拼圖可以組成MICKEY的臉,我們先找出來在拼起來。
至於積木,不再是free play囉!模仿爸爸媽媽組合成的3D作品,再複製一個出來,或者更難的,直接從2D的圖片做出一個3D的作品,這無疑就是挑戰孩子的視動整合、形狀背景知覺、深度覺……等。
.減少看電視的時間
每看30分鐘要休息10分鐘。
.不要太早打電腦、玩電動、認字、寫字
如出現上述容易搜尋不到東西、老是東撞西撞、總是接不到球丟不準,畫圖一直超線……等,就該適時帶孩子尋求專業評估與發展諮詢。
如何讓孩子不沉迷電視及平板?5活動建議
1、早期多給予一些感覺統合活動刺激
例如,用雙手去搓捏黏土,聽音樂做身體律動,到戶外跑跳、盪鞦韆、溜滑梯等。
2、球類運動幫助孩子的立體視覺發展
跟孩子大量的玩球,踢球、丟接球、拍球等活動,有助於孩子的立體視覺發展。
3、積木、拼圖訓練孩子專注力
疊積木及拼拼圖的活動一定不能少,這是刺激孩子發展出高度專注非常好的活動。少量的立體書及觸覺書介入,也可以幫助孩子專注力及視覺的發展。
4、親子共讀,提升孩子想像力
親子共讀對學齡前的孩子尤佳,小至一歲有助於手眼協調,大至六歲有助於創意及想像力的培養。
5、避免過度倚賴容易影響孩子身心健康的3C產品
建議採用兒童福利聯盟所呼籲,具有可以控制、陪伴和互動溝通特色的「健康3C產品」(Control、Company、Communication)。
如果,我們知道「天然勒尚好」的健康觀念,那對幼兒發展來說,也是一樣,戶外活動及動動手玩玩具,對孩子才是天然的、才是必然的。提早重視他,不要等到淪陷才想控制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