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看太多,孩子這些能力變差!
你的孩子會球丟不準,接不到嗎?畫畫總是塗到線外,控制不好?東西明明就在面前,但就是找不到?還有一類孩子是,東撞西撞,走路都沒在看,距離總是判斷不準。這些都跟立體感不好、視知覺發展差、視覺動作協調差有很大的關係。
我在評估孩子的時候,最害怕聽到家長説:「這孩子很愛看電視,只有看電視很專心。」因為,每次聽到這句話後再去觀察這小孩,常發現,螢幕看很多的孩子,真的有好多原本該會的學習能力很差。科學早已發現,螢幕接觸過多的孩子,他很多天生的能力會不見~
1、螢幕看太多,人際互動變差
加拿大研究發現,看太多電視,自然排擠兒童與他人互動,參與活動的時間。
2、螢幕看太多,睡眠品質變差
睡前讓孩子使用3C及接觸電視(偏屬藍光),都可能抑制體內的褪黑激素分泌,同時會讓大腦處於亢奮狀態而更難以入睡。
3、螢幕看太多,立體感變差
長時間在同一個距離下,眼睛的立體感及深度覺的練習經驗會不夠。深度覺就無法能精準地判斷自己和物品之間的距離位置,所以經常碰撞到人或東西。
4、螢幕看太多,搜尋能力變差
孩子的形象背景知覺發展不好,容易找不到東西,球類活動的表現也會較差,閱讀時會漏字跳行,在文字符號書寫等學習上會產生困難。
5、螢幕看太多,手眼協調變差
視覺和身體移動之協調能力,其統合視覺、觸覺,和運動知覺。在課業學習或體育運動上,眼手協調及眼腳協調最為重要。有速度的球類運動,可以大量刺激孩子眼睛去追,讓孩子的視覺專注力變得更好,眼睛更靈活。
6、螢幕看太多,手部操作變差
看螢幕影響掌指精細動作跟協調,對於積木拼圖等不規則形狀以及體積上的大小,較無法拿捏。
7、螢幕看太多,語言溝通變差
光靠看電視無法培養雙向溝通的能力。如果五歲前猛看電視,等到七歲時,與同儕的基本溝通往往不太順暢。
視知覺發展不好,會影響孩子閱讀能力
孩子的形象背景知覺發展不好,容易找不到東西,球類活動的表現也會較差,閱讀時會漏字跳行,在文字符號書寫等學習上會產生困難。
視動協調發展不好,寫字容易超出格子、大小不會控制、字的組合分布不對,老是投不進籃框、接不到球,跳繩總是無法連續……等。
什麼是視知覺?
到了四歲開始,視知覺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就會越來越重要,而也會深深地影響未來課業的學習。
四到六歲的時候,視力可達1.0,相當於成人正常視力,有正確的立體感、精準的手眼協調動作。
五歲時可用眼睛判斷大小或形狀的差異,可觀察到圖案中的小細節,會著色,使用剪刀和膠水。同時在這個年紀,四大重要的視知覺開始發展
【四大視知覺】
●視覺精準度(即視力)
特別是動態視力,也就是說物體在移動的狀態也能看得清楚,例如行進中的公車號碼。
●形狀背景知覺
指能從形象之背景,區別形象,並能對這個形狀賦予意義,或者是指能將形象或組成形象的因素,予以結合、統整之能力。例如能從下列複雜的圖片中找到偵探莉莉。
●深度覺
指的是能精準地判斷自己和物品之間的距離位置,所以不會經常碰撞到人或東西。
(下一頁繼續,讓孩子不沉迷手機平板的5活動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