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燥、易怒、愛尖叫,爸媽必學三階段情緒管理法
- 情緒第四級:生氣。
妳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就像本來我們說今天要去公園玩,結果下雨了,你就會想要大吼大叫,對不對,這就是生氣。
這時候要記得,我們可以先深呼吸,吸氣、吐氣…,冷靜一下,然後去做出力的活動:捏黏土、揉紙團、用力跳一跳,做完再回來我們一起想想,有沒有其他辦法。
也可以試試用情緒教育冷靜卡裡的方法來冷靜唷!
- 情緒第五級:憤怒。
妳可以這樣跟孩子說:
這就像你覺得被爸爸誤會的時候,你是不是說我好生氣,我身體就是忍不住要動手、要爆炸。
這時候要記得,可以先離開,找個你喜歡的地方休息冷靜一下,然後再找大人好好說。
以上的例子爸媽可以依照孩子的狀況調整,而方法也可以是親子共同決定出一個適合你們的方法唷!重點是在讓孩子辨識自己情緒試可以有不同層級,這分別是甚麼樣的感覺,可以怎麼表達。
【第三階段】教孩子冷靜、問題解決的能力(6歲以上):
學齡的孩子,可透過進階版的「情緒溫度計」來引導,教孩子自我覺察與自我控制,爸媽可以帶著孩子一起看。
- 情緒第一級:心情不錯。
這時就請孩子繼續保持好心情,擁有美好的一天唷!
- 情緒第二級:感到有點煩悶。
煩悶的原因可能來自正在做的事情不太順利、有點辛苦,或周圍的環境一直干擾你,讓你感到有不舒服,不過還可以忍耐,不至於影響你太多。
這時就要教孩子鼓勵自己,「再堅持一下下,我可以做得到的,加油!」
- 情緒第三級:感到厭煩、挫敗、不開心。
可能因為有人讓你不舒服,事情一直不順利,或壓力大讓你感到焦躁,情緒變得激動,瀕臨失控邊緣。
這時要教孩子先離開那個環境,去做會讓自己開心的事,轉換一下心情,或許就能想到更好的解決方法,擺脫這個困境。
- 情緒第四級:開始失控了。
講話變大聲,脫口而出各種傷人的話,「我最討厭妳了」、「我要離家出走」、「那你幹嘛生我」、「我要死掉」……,其實孩子本意並不是要這樣,但就是理智線斷掉,一直說氣話。
這時建議大人別急著回嘴,反而要更冷靜,才有可能熄滅孩子的火,並提醒孩子深呼吸,慢下來冷靜一下,甚至喝口水,吃點東西,冷靜後再好好跟大人聊一聊,是遇到困難嗎?那親子一起想辦法解決;是不喜歡對方的互動方式嗎?那親子一起討論,未來可以怎麼溝通,並實際練習。
- 情緒第五級:失控爆炸了。
孩子可能會尖叫、亂丟東西、破壞、或全身顫抖,甚至攻擊,事後孩子可能會跟你說他不記得發生什麼事,腦袋一片空白,可見當下有多麼失去理智。
這時大人不要說太多,可以請孩子到冷靜區冷靜一下,甚至抱抱孩子,給一些深壓覺幫助孩子冷靜。當孩子冷靜下來後,就可以接著前面所提到的親子討論,一起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或解決方法,重點是一定要實際演練。
情緒溫度計用意在提醒孩子,情緒有分好幾個階段,提醒孩子當感到快要失控時,也就是情緒第三級時,就要趕快正視它,甚至找大人聊一聊,別一直往上累積,最後一發不可收拾而後悔。倘若真的失控了,也要記得失控的處理方式,讓自己更快冷靜下來。
1分鐘,讓愛生氣小孩快速冷靜的情緒教育卡
而爸媽應該在平常就和孩子練習,當情緒上來時該如何冷靜。當孩子在情緒當中時,讓孩子挑一種他的想要的冷靜方式,且當他使用了這個方式,真的可以冷靜下來時,爸媽可以讓孩子在卡片上面集點,集滿21點,就可以有一份「學會冷靜」的獎勵。鼓勵孩子在生氣時,可以主動去找到讓自己冷靜下來的方式。
而爸爸媽媽當孩子生氣時,不是事事順著他的意,這反而會助長孩子的壞脾氣,也不該是硬碰硬,這會讓孩子更想反抗,應該是嘗試了解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有耐心地針對每一個情境去應對,這才是給孩子最寶貴EQ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