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孩子上學分離焦慮,父母要做十種「安心保證」
4.調整分離的情境
例如對於即將分離時,如果孩子和爸爸比較容易分離說再見,那就讓爸爸負責處理分離這件事。
5.找出孩子可以玩比較久、變化比較多的玩具
分散注意力,對於幼兒的分離焦慮,往往是蠻重要的做法,尤其孩子越大,已經都有了安全感,還不能讓媽媽放手,這時候就需要可以探索很久的玩具陪伴,我首推扮家家酒、演戲類的教具,因為一方面可以變化多端,每天可以有不同玩法,一方面爺爺奶奶陪玩又不會太累。
建立孩子適應新環境,有安全感的正確作法
1. 提供固定的作息
有分離焦慮的孩子對於未知的改變會更感到焦慮,因此盡量有固定的schedule,如果會改變。
例如明天有老師代課、或者換教室上課,都盡可能的先告知孩子,預告能適度的減緩焦慮。另外家長也要說到做到,說幾點接孩子就是幾點,孩子才更安心。
2. 設定好底限
讓孩子知道儘管你能理解他的感受,但是規範就是得遵守,例如時間到了就是得上學,不可以拖。
3. 適當地提供選擇權
給於孩子ㄧ些控制權,例如孩子可以決定帶甚麼玩具去上課、要甚麼人陪,孩子會比較容易感到舒服安心的。
4. 分離時你自己要保持淡定
孩子如果看到你很淡定,他的情緒也比較容易平靜。
5. 鼓勵與支持孩子參與活動
例如不斷地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去玩公園的遊樂設施、和小朋友一起追逐玩球等。
可以溫柔且堅定地跟孩子說媽媽希望你可以去教室和小朋友玩,而且我知道你一定做得到。
6. 逐漸拉長分離的時間
對於考慮要上學的孩子,可以先選擇ㄧ些小團體的課程讓孩子適應分離,接著上學就是大團體了,可以考慮先念半天,再來適應整天。
7. 一定要記得讚美孩子的獨立
就算是很小的事情,例如有自己到床上準備睡覺、學校老師有誇獎點心是自己吃完的,都應該要好好地讚美孩子。
解決孩子上學分離焦慮小技巧
1.充分的環境介紹
一開始花ㄧ些時間,向孩子充分介紹校園的人事物,尤其是孩子會接觸的,生活作息也是,幫助孩子更快接受環境。
2.彈性調整孩子進教室時間
對於分離焦慮較嚴重的孩子,一開始可以允許他用自己的”慢步調”分離,讓家長和孩子有多一點時間溝通,但不代表孩子可以晚進校,不遵守學校規矩,反而是建議家長早點帶來。
3.提供一個安全的舒壓環境
當孩子因分離焦慮情緒反應大時,可以在這樣的地方和緩情緒,如此也不至於讓孩子受到其他同儕嘲笑的壓力,只是校方須訂好使用規範。
4.允許孩子與家人聯繫
在學校很有壓力的時候,允許孩子和家人聯絡,也許只是一兩分鐘,對減緩分離焦慮也是相當有幫助的。
5.提供孩子照片或加油紙條
放張照片或在孩子的便當袋上貼張”我愛你”的紙條,對孩子可是相當有鼓舞的效果唷!
6.幫助孩子與同學互動
若老師或助理老師能幫助孩子盡快與同學融入在一起,孩子對於分離也會比較不焦慮的。
7.讚美孩子的努力
只要孩子有進步,校方也該給予肯定唷!別一次要求太多。
如果孩子上學的分離焦慮,持續4~6週以上,而且學校老師反應,在學校,需要非常久才能把情緒安撫下來,而且哭鬧的頻率相當的高,明顯影響孩子日常活動及學習活動的參與。
而且上述方法都試過成效不佳,以及年齡已經屆滿五歲,就要懷疑是否有「分離焦慮症」。老話一句,自己別亂猜,盡快尋求兒童發展相關專業協助就對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