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眠不足,近視風險增9倍
衛福部國健署研究發現,幼兒園幼兒就有人睡眠不足,睡眠時間不足9小時的孩子,近視風險是睡眠充足孩子的9倍。
睡眠不足是導致近視的重要因素
國健署106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國內3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睡眠不足9小時者,近視比率為76.5%,睡眠時間達9小時者,近視率只有23.5%。
但國內幼兒園幼童及國小學童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者有一成五,而國中生及高中生睡眠時間8小時以下更高達89.5%,甚至有22.7%少於6小時。
國健署婦幼健康組科長胡怡君表示,調查發現睡眠不足與近視有顯著的關係風險,充足睡眠可放鬆全身肌肉,包含眼球肌肉的休息與組織修復等,是防治兒童近視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學齡前及幼兒園孩子應於晚上9點前睡覺、學齡兒童及青少年則應在10點前就寢,學齡前兒童充足睡眠時間為10至13小時、國小學童為9至11小時,14歲以上青少年應睡足8至10小時。
台大研究:睡前玩手玩8分鐘 讓你少睡1小時
「為什麼睡前看書容易入睡,玩手機會越玩越有精神呢?」台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陳達慶解釋,因為書本的光線反射的較弱,而手機藍光,卻會讓人體透過眼睛得到刺激神經,進而睡意全無。
近日,台大醫院皮膚部林頌然教授跟生命科學系陳示國副教授的研究團隊發現,在即將進入睡眠時,讓眼睛接受較強的藍光刺激,會讓生物體高度活化全身交感神經活性,造成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出汗等情形。
視網膜內的內生感光視神經細胞(ipRGC)只要受到藍光8分鐘的刺激,就會讓身體持續興奮超過1小時,造成生理時鐘混亂,隔天起來的精神也會不好。
保護學齡前幼兒的眼睛,預防孩子近視的方法
1.控制3C產品接觸的時間,30分鐘就該休息
兒童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大於2歲每日不要超過1小時。
2.每天有兩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
2011年美國眼科醫學會發表,孩子戶外活動頻率越高,近視機率越低。只要每週多花1小時帶孩子到戶外走動,就可以減少2%的近視率。
3.調整孩子的寫字姿勢
很多孩子的背肌沒力,寫功課時就歪七扭八、東倒西歪,更容易近視。
4.要避免螢幕亮度過高,或畫面變動過快的刺激卡通
家中的電視及電腦螢幕放置位置應稍低於視線,以視線對準螢幕中心為俯角10~20度最佳
5.讓孩子接觸自然陽光
自然的戶外光偏黃光,在沒有強烈的紫外線下,都很安全。然而,現在孩子成天接觸室內光線,能量有可能過強,反而對眼睛的健康比較不好。
6.多吃黃綠色蔬果少吃甜食
眼睛包含水、血管、肌肉、神經及蛋白質等,其構造就像一個縮小版的人體,因此不要偏頗某一項營養素,關鍵是均衡飲食。
並額外補充葉黃素食物如(例如:菠菜、綠花椰菜、玉米、胡蘿蔔、葡萄、奇異果),但也毋須補充過多,葉黃素的每日建議量僅6毫克。
此外,家長務必讓孩子遠離甜食或零食,因為甜食會影響水晶體發展,容易造成水晶體水腫情況。
7.玩球
讓孩子的眼睛有調整焦距的練習。例如打桌球、丟接球、都是很好的選擇。
8.燈不是越亮越好
選擇LED或一般燈泡時,避免塗層偏藍色的燈泡,可以選偏自然黃色及橘色的燈泡,光線要充足舒適,且避免直射眼睛與螢幕,燈光不要太黃或太白,以自然光色為佳,不要在昏暗的環境下閱讀,近距離使用時,可開啟有防眩光功能的閱讀燈。
9.每年定期1至2次檢查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