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孩子考試粗心?考試前爸媽要提醒6件事!
「小明,你怎麼又粗心了!單位忘記寫,題目數字還抄錯,國語這一題怎麼漏掉了,社會這一題不是小考才考過嗎?」每次考完試,媽媽總是搖搖頭,成績是其次,但老是錯這種明明就會、不該錯的地方,真的很令人傻眼,也替孩子感到可惜,孩子都認真準備考試了,卻沒能從分數得到更多的成就感。
孩子常粗心犯錯,會讓孩子的成就感降低,進而影響到學習興趣與動機,所以「粗心」是一個需要重視的問題。為何孩子會粗心呢?其實是因為孩子的大腦工作超載了,我們可以透過認知負荷理論(Cognitive Load Theory)是來理解。
所謂「認知負荷理論」,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大腦,其工作記憶的容量是有限制性與短暫性的,因此當我們同一時間內必須處理超越工作記憶的認知作業,就容易造成認知處理過度負荷而阻礙表現。你可以把它想成,當電腦一次要跑好幾個程式,就容易會lag或當機一樣。
大考和小考、測業卷、作業不同,測驗卷或作業通常範圍相當明確,例如教減法,測驗卷或作業的題目就大概都是減法,所以大腦在工作時不需要花太多的「工」去思索解題的方式,但大考,範圍大,大腦讀完題目後,要記住題意,然後從各個可能的解題方式中搜尋適合的方式,接著再開始作答,每一個步驟可能都會佔大腦記憶體的容量,所以在作答時,剩餘可以處理的容量就小,出錯的機率就高,因此通常容易粗心的孩子,也就是容易被認知負荷理論限制的孩子,他們都不是不會或不懂,而是不夠精通熟練,工作記憶不足、大腦處理速度不夠快。
考試在即,有些粗心可以利用「策略」來克服
1、「謄錯答案」的粗心:
明明就算對了,結果答案居然寫錯,對於這種「粗心」,就是讓孩子記住,寫答的時候要寫離計算結果越近的位置越好,如此不僅方便檢查,也能減少錯誤發生。
2、「看錯題目」的粗心:
明明想寫B卻寫成A,明明題目是3571,計算時卻用3517去算,明明題目是公分,卻寫成公尺,明明是要寫部首,卻寫成造詞……等,常犯這類錯誤的孩子,在考試前要提醒孩子,將關鍵字圈起來或畫線,例如選擇題答案是B,可以將B圈起來,或整句用尺畫上底線,畫線的方式也能幫助孩子把整句唸完,以免老師在句子裡設下陷阱而沒察覺;題目要求寫部首,就把部首兩個字圈起來,用hightlight的方式,增加視覺提示,大腦處理訊息時負擔會少一些,出錯率就會降低。
3、「計算錯誤」的粗心:
這部分就是要提醒孩子驗算,沒時間驗算?最基本要做到如果是加法,答案就要比題目中的數字都大,如果是減法,答案就要比題目裡其中一個數字小。
怎樣才能減少孩子粗心呢?
1、減少孩子粗心要「正向鼓勵孩子」:
不要一直提不要再粗心,粗心的孩子他真的不是故意的,過去因粗心沒得到成就感,你越提,他會越失去信心,考試時更會粗心,因此正向肯定孩子的能力,他會表現得更好。
2、減少孩子粗心要「教導注意時間的分配」:
時間充足的狀況下,才不容易粗心,才有時間檢查,因此可以提醒孩子大約分配考卷每面作答時間,如果有一題要花比較多時間,或不會想先跳過,要記得標記,方便等會有時間再回來看。
3、減少孩子粗心要「教導檢查和驗算的技巧」:
數學很多孩子可能有被教過驗算,但國語或其他科該如何檢查,可能需要告訴孩子。
4、減少孩子粗心要「善用尺和筆」:
用尺遮住不需要的部份,只露出現在正要閱讀的文字,用筆點讀每個字,以避免漏字跳行,因為橫向閱讀時,人的眼睛不會完全水平掃過,而是高低移動,因此,若沒有好的工作記憶,是容易出錯的。
除此之外,平時也有些預防粗心的方法可以練習,建議大家可以看看這篇文章>>http://bit.ly/2QTnibh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