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覺問題多,0-8歲睡眠問題解決方法
打從小孩一出生,爸媽就沒有睡飽的時候,每個年齡層都有不同的睡覺問題。小孩睡不好,爸媽就睡不飽;睡眠不足,容易產生更多健康及情緒問題。因此,讓孩子睡得好,其實是小孩情緒控制發展中,相當重要且基本的一件事。不同年紀的孩子有不同的睡眠「症頭」,爸媽的處理方式就要不同:
0-3個月「日夜顛倒睡」
●0-3個月睡眠特徵
→一天要睡14-17小時
→一次睡20分鐘到數小時不等
→睡眠相當不規律
●0-3個月睡眠「症頭」
→晚上會醒來好幾次
→喝奶不分晝夜,半夜都要喝
→不會自我安撫
●0-3個月爸媽小秘訣
→寶寶哭泣要盡快回應,依照警醒程度的分級,大哭是警醒程度最高的時候,因此想要寶寶能盡快放鬆冷靜下來入睡,就別讓孩子哭太久。
→開始簡單的睡眠儀式,例如喝完奶後,清潔一下口腔,帶著孩子活動一下,然後聽聽音樂睡覺。
→觀察寶寶將入睡的狀態,半夢半醒時就要將寶寶放下,讓孩子學習自己在床上入睡,不要抱著睡著,一方面是要讓孩子學習自行入睡,二方面因為這年紀孩子睡眠周期短,當孩子在你身上睡著,你認為差不多可以放下來時,孩子差不多也要醒了。
4-11個月「抱著才要睡」
●4-11個月睡眠特徵
→一天會睡14-17小時
→晚上可以睡比較久了,約6-8小時
→6個月後,白天睡覺減少到1-2次
→70-80%的9個月大寶寶可睡過夜
●4-11個月睡眠「症頭」
→有分離焦慮,所以不願閉上眼睛睡覺,半夜醒來沒看到人就會哭。
→不舒服就特別黏人不睡,這些不舒服對寶寶而言都是新的感受,所以孩子會不安、更缺乏安全感,會一直黏著主要照顧者。
→反覆無常的睡眠作息,讓照顧者摸不著頭緒,好像一陣子可以睡過夜,一陣子又半夜常醒來,甚至起來玩,這是因為這年紀認知發展快速,當孩子是仰賴某些方式入睡,例如安撫奶嘴、抱、聽音樂等,半夜半夢半醒時發現沒有這些東西,孩子就會醒來,找同樣的方式再度入睡。學會新的動作技巧時,也會因為太開心,半夜迫不急待醒來練習,甚至跟你互動不睡覺。另外,這年紀開始接觸副食品,有沒有吃飽可能也是影響睡眠的原因之一。
●4-11個月爸媽小秘訣
→建立好寶寶吃、玩、睡的週期
→建立睡眠儀式,晚上睡前的30分鐘,可以跟孩子親子共讀、聽音樂唱歌、互動手指謠,來幫助孩子靜下來。
→白天提供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別讓分離焦慮過度地影響孩子入睡。
→讓寶寶躺在床上自行入睡,別再抱著入睡了。
→依照孩子能力盡早給予固體食物,2018年Perkin的研究指出,及早給予寶寶固體食物,有助於孩子的睡眠。
1-2歲「哭鬧不要睡」
●1-2歲睡眠特徵
→一天睡12-14小時
→1歲半後,一天只有一次午睡
●1-2歲睡眠「症頭」
→聽到睡覺就很抗拒
→會干擾睡眠儀式的進行
→仍有分離焦慮
→可能因為夜驚或夢魘而影響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