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朋友、交不到朋友怎麼辦?
「媽媽,在學校都沒有人要跟我玩…」
當媽媽的聽到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應該都玻璃心碎滿地了吧!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漸進式的,每個年紀都有他該發展的能力,如果在前面的階段沒有累積好,到了中大班開始注重同儕的時期,就會出現問題,而6歲後的孩子,甚至會因為自己朋友多不多、受不受歡迎,影響自尊心的發展,嚴重可能會不想上學,因此爸爸媽媽早期注意孩子的社交人際發展,是相當重要的。
以下是2~6歲孩子社交能力的敘述,以及每個階段爸媽要引導的重點,您的孩子到哪個階段了呢?一起來看看吧!

【2~3歲幼兒的社交情緒行為】
⭕️和同儕相處時,各玩各的玩具,不懂分享
⭕️大人引導下,能和其他孩子輪流
⭕️容易妒忌,大人關注其他孩子時會不開心
⭕️不如意時容易發脾氣,不過也很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而忘記不愉快
⭕️喜歡固定的常規,不喜歡改變
⭕️開始對食物表現喜惡
⭕️喜歡被人稱讚,會挑漂亮衣服
💡對於2~3歲幼兒,爸媽可以這樣引導
✅提供大量團體遊戲經驗
✅給予一些自主權,一直被控制、被規定,就會有情緒
✅教導孩子分享及輪流
✅鼓勵和同儕互動,可以從簡單的”給”、”拿”開始。

【3~4歲幼兒的社交情緒行為】
⭕️能自己玩玩具,不用大人陪
⭕️喜歡參與大人引導的遊戲,開始會遵從規則
⭕️懂得輪流玩玩具
⭕️知道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別人的
⭕️知道愛護年幼的兒童,願意分享玩具
⭕️比較能接受大人的勸說
⭕️開始懂得禮貌,提示下會打招呼、說謝謝
⭕️興趣及注意力越來越廣泛,喜歡外出
💡對於3~4歲幼兒,爸媽可以這樣引導
✅鼓勵孩子可以跟熟悉的大人互動
✅教孩子適當表達自己的感受
✅提供機會跟同儕互動,例如幫孩子找固定的同儕
✅孩子說話時,爸媽要專心傾聽

【4~5歲幼兒的社交情緒行為】
⭕️即使沒有大人在看,也能自律地在指定規範內活動
⭕️和小朋友玩時,能遵守遊戲規則
⭕️能愛護幼小,安慰不開心的玩伴
⭕️是非觀念模糊,只知道做了會被懲罰,那就是壞事,被稱讚就是好事
⭕️會懂得說請、謝謝、對不起
⭕️可以和陌生人談話,不畏縮
⭕️在家能幫忙做簡單家事
💡對於4~5歲幼兒,爸媽可以這樣引導
✅和孩子的對話要正向
✅溫和堅定的態度,協助孩子情緒處理
✅加強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有耐心地回應孩子的問題

【5~6歲幼兒的社交情緒行為】
⭕️能和3~5個小孩進行合作遊戲
⭕️明白公平的原則
⭕️能服從群體的決定
⭕️能向其他孩子解釋遊戲規則。
⭕️會玩棋類遊戲或桌遊。
⭕️開始挑喜歡的玩伴
💡對於5~6歲幼兒,爸媽可以這樣引導
✅問題解決有彈性,一個問題可以不只一種解決方法
✅注重遊戲過程的樂趣,不需要糾結在輸贏
✅練習溝通協商,思考如何說服或接納他人意見
✅觀察他人反應,了解他人想法,來調整自己的行為
#社交 #遊戲 #朋友 #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