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上廁所訓練不成功,是因為少了這一步!別讓戒尿布傷心理
一旦「尿布髒了和便盆椅」這樣的關係建立起來了,就可以示範將排泄物倒入大人的馬桶中,讓孩子對著他們的排泄物說「掰掰」。(請先不要示範沖水,因為沖水和排泄物突然消失不見,都很容易嚇到孩子)
在教養上,我們也常發現爸媽做錯一件事!讓孩子尿下去或大下去時,跟他說,你便便了嗎?你尿尿了嗎?建立孩子有一點不舒服的感覺很重要,再跟他提醒一次,這就是感覺訓練!
有些爸媽,動作非常快,一點點尿尿怕孩子不舒服,就幫孩子換掉,這不但沒有訓練到孩子的感覺,還讓他覺得沒有必要去找馬桶恩恩或尿尿,獨立成功的時間,就會比其他孩子晚一點。
6. 不斷練習與鼓勵
這階段的目標是讓孩子每次都可以在便盆椅上解尿/便。每次成功時,都應給予鼓勵!家長可以藉由鼓勵孩子主動告知要去上廁所,或當家長預期孩子要上廁所時,給予提示來達到這階段的目標。
再次提醒,請各位家長不要預期會立即看到成效,當有意外發生時,千萬不要生氣或懲罰。
7. 慢慢轉換成穿學習褲或棉質內褲
使用便盆椅訓練成功一週後,就可以開始改穿學習褲或棉質內褲了。一旦在這階段無法保持不尿濕褲子,就應該改回穿尿布。
家長千萬不要急著想要把尿布移除,或讓孩子長時間穿著有排泄物的尿布當做懲罰。一旦孩子在這階段成功後,慢慢的就可以轉換到一般馬桶上訓練了。
當寶貝已經準備好,各位爸爸媽媽就可以依照這樣的步驟進行如廁訓練。
訓練時間平均會花6個月,遇到挫折是難免的,請家長用正面與充滿耐心的方式鼓勵寶貝,若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詢問天才領袖教育中心的專業老師。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