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兒童行為:為何孩子都無法自己睡?都要大人陪睡?
好多父母跟我説,孩子都比較大了,很想訓練他自己睡,但有夠困難的,一到要睡覺時間,就一堆奇奇怪怪的藉口出來,例如:「媽媽,我會怕!那個燈像妖怪眼睛」、「媽媽我會怕壞人來~」、「媽媽我睡不著⋯」、「媽媽,我睡著後你去那裡?」這些其實是孩子的睡眠安全感没建立好,而產生的問題。我有一篇文章及5做法,可以讓孩子學習獨立睡:
為何孩子就是不能自己睡,總愛亂想一堆有的沒有的?
其實,這是正常的唷!因為隨著年齡增長,孩子的想像力會越來越豐富,遇見危險的能力也越來越好,而睡覺時,是他們認為最「脆弱」的時間,因此孩子想到唯一可以解決的方式,就是找爸媽保護。
但要能自己克服恐懼,最好的辦法是「自我安撫」,要學會自我安撫,需要的是經驗不是道理,就像去鬼屋,明知道是假的,但就是會怕,體會幾次後,真的知道那些鬼怪不會怎麼樣,也就不怕了。所以,要學會自己睡覺,就不能大人一直在房裡陪到孩子睡著,這樣孩子半夜醒來,一定會再去找大人陪伴入睡。
訓練孩子獨自睡,這幾件事要做到:
方法1、固定睡眠儀式》不斷換哄睡方法,會讓孩子大腦無法適應
規律會帶來安全感,就寢前應該是一整天最放鬆的時候,可以花個20~30分鐘完成固定活動再上床睡覺,例如可以去看本書、整理好明天上學的書包、刷牙、換睡衣準備好明早要穿的衣物、尿尿、抱抱說晚安,然後上床,這樣比較規律、例行的活動稱為「就寢儀式」。記得睡覺前就是要放鬆,所以不可以看電視(過度刺激)、不要吵架責備(情緒激動)、不能跑跑跳跳(過度興奮),這都會讓孩子不易入睡。
方法2、共同討論舒服入睡的方式》跟孩子討論出舒服的入睡姿勢,別逼他「馬上睡著!」
確定要孩子開始獨睡,就要有決心,很多爸媽會因為過程不愉快,或覺得是不是自己太自私、太殘忍,而作罷,因為我們都不希望帶給孩子壓力。所以,這樣一個重大改變,應該跟孩子充分討論,這是長大很重要的過程之一,就像戒掉奶嘴、戒掉尿布一樣,媽媽知道你很擔心,害怕有壞人、有妖怪……,我們一起來布置你的房間,讓你覺得舒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