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狀況外,怎麼辦?
都已經上學幾週了,怎麼孩子還是沒進入狀況,上課離開座位、東西忘記帶,甚至老師在上面講,小孩在下面講,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這一類的孩子,很容易因為一時興起,就忘了該做的事,你可以說他們的衝動控制能力較弱,但其實這也牽涉到孩子的環境觀察力、策略與注意力,上學了,要如何讓孩子更快進入狀況呢?

✅1.【用多元方式教導規範】:
我們認為很正常的事情,例如上課不可以起來走動,老師上課時,學生不可以說話,孩子未必被清楚告知過,就算被告知了,也可能聽進去了,也未必做得到,就像你買了衣服,塞到衣櫃裡,你如果沒整理,可能都忘了有這件衣服的存在,因此我們需要用多個管道幫孩子記住這個規則,例如列出上課的注意事項,可加上圖示,透過視覺化的呈現,幫助孩子記憶與執行。
✅2.【增加環境觀察與參照】:
你會發現,有些孩子到圖書館、書局,就會自動小聲安靜,但有些孩子就是依然故我,這是因為孩子觀察環境並參照環境的能力不同,所以你可以透過一些團體的小遊戲,例如一二三木頭人、老鷹抓小雞等,需要去注意他人來做出反應,球類運動遊戲,如足球、籃球,也有同樣的效果。
✅3.【強化控制力與策略】:
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孩子也都知道上課不能講話,但就是忍不住想講,這和自我控制力有關,有些小活動可以幫助這部分,例如「老師說」或撲克牌的「心臟病」。有些孩子可能會說,「我現在不講,等一下就忘了呀!」這類孩子是欠缺方法,就像忘東忘西的孩子一樣,可以教導孩子簡單記下想說的話,或製作提醒單、檢核表,來解決問題。
✅4.【多玩注意力遊戲】:
孩子一但分神,就忘了要回來做本來正在做的事,這就是轉移式注意力不足,而在收拾書包的同時也要記下老師正在交代的事情,這就是同時注意力,這兩種注意力都該多訓練,許多的牌類遊戲或桌遊進行時,都能練到這部分,像UNO、拉密、撿紅點、找找機器人等。
如果孩子在用了上述的方法,孩子還是經常狀況外,那麼或許孩子的問題不是那麼簡單,建議盡早帶孩子評估及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