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不坐安全座椅,5原因及10有效引導法
「安全座椅,非坐不可!把小孩抱著坐車,非常不安全」
我昨天聽到一個長輩,跟一個年輕媽媽説,「小孩坐安全座椅一直哭,就把小孩抱在大腿抱緊就好了,距離也沒有很遠,不要讓小孩哭成那樣!」
之前不久的新聞,大人把小孩抱在大腿上坐車,結果緊急轉彎時,孩子竟被甩到車門外。而且,在時速只有40公里下,發生撞擊時,如果小孩沒有坐汽座,他的頸椎受力高達300公斤,根本不是抱在大腿上的大人可以反應的。
安全座椅,有效降低而童傷亡率7成以上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資料顯示:汽車安全座椅可以降低75%的嬰兒、超過50%幼兒及學齡兒童在交通意外中的死亡率,美國兒科醫學會對於兒童坐車的指引: 嬰幼兒應該使用面向後的汽車坐椅,直到至少2歲以上或是該汽車坐椅之更高的上限,汽車坐椅的安全固定帶,應該為5點固定型,學齡兒童應要使用汽車增高椅(booster)至少坐到8歳或以上,13歲以下的兒童應坐在後排坐椅,時刻都要扣上安全帶。
原始資料引自:[交通部。兒童安全椅相關資訊]
爸媽常喊冤,如果小孩願意坐,我們哪會這樣不顧孩子的安全呢?
寶貝不坐安全座椅,是有原因的!
(1)不舒適:
除了注意是否選擇適齡坐椅,綁帶有無調整好外,透氣性很重要,你有沒有發現過,孩子坐汽座,結果起來背後濕一片,這樣悶熱,誰想要一直坐著。另外有些孩子可能有暈車,不舒服的感覺,但太小不會說,只能掙扎,讓大人覺得他就是不想做汽座。
(2)分離焦慮:
6個月開始,依附關係發展中,你會覺得孩子越來越想黏著大人,被安全帶束縛著,不能自由地找大人,孩子會顯得很不安,因而哭鬧掙扎。
(3)好奇慾望強:
難得坐在車上,車子好神奇,會動,車上有好多東西,我好想去碰碰看、摸摸看,我不要被綁住……。
(4)為什麼你可以,我不行:
為何爸爸媽媽或哥哥姊姊,就可以坐在椅子上,我就一定要坐在這個上面,我也長大了耶!我不要……。
(5)被洗腦了:
很多時候大人會先入為主,尤其當孩子出現不耐煩時,大人間就會討論,「他就是不喜歡坐呀!」小孩就會把所有的不舒適感都連結到因為我不喜歡坐汽座,所以怎麼可能跟汽座培養感情呢?
讓嬰幼兒坐安全座椅的10種引導法
方法一、讓孩子熟悉安全座椅
從新生兒開始就建議養成上汽座的習慣。更換汽座時,建議家長可以先把它放在家裡,讓孩子在汽座裡熟悉一下。
方法二、增加舒適性
因為孩子比較怕熱,因此上汽座時別讓孩子穿太多,而且也可以利用透氣墊增加舒適感,不要太悶熱。學齡前的孩子也可以利用安全帶調節固定器,減少因為安全帶勒到脖子造成的不適感。也要記得定期調整安全座椅,像座深、背靠要不要拿掉、要不要轉向、綁帶位置、是否可換增高座墊就好等等……。
方法三、滿足好奇心
難得坐車,孩子當然想多認識一下車子裡面,建議在發車前或停下來的時候,讓孩子可以充分探索一下車內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