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我玩,不要陪手機玩!」親子關係的好壞,關鍵在父母如何陪伴
3.專心陪伴不敷衍
陪玩一定要專心,孩子很能察覺你是否把注意力放在與他的互動上,例如有些家長一邊玩手機,一邊陪孩子。一旦被孩子發現,陪伴的家長心有旁騖,孩子就會不信任你的玩伴關係,幾次下來,你想再引導孩子專心玩遊戲,恐怕會有困難。
所以我常呼籲,陪孩子,重質不重量,能專心陪孩子玩1小時的爸媽,可能比不專心陪孩子半天的爸媽,更能吸引孩子目光及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
如何選對玩具陪小孩玩?
1-2歲玩具挑選:
*玩具功能~主要可以讓寶寶走路和跑步等動作更好,以及加強寶寶的認知理解和手眼協調能力為原則的玩具
1. 各種玩具書:譬如硬紙書、立體書或簡單圖畫書籍。
1歲即適合開始進行親子閱讀,讓寶寶理解物品名稱和增加口語認知,同時培養閱讀專注力歐。
2. 學走多功能車
這階段寶寶正在學走路,可考慮一台可當學走推車,未來還可當滑行車或其他遊戲功能的多功能車。
3. 積木型(堆疊或形狀配對盒)玩具
可選擇較大的積木,透過雙手操作積木來練習拼扣能力,也可以練習堆疊能力。形狀造型的積木,放入盒中來練習形狀或顏色的配對能力,也增加寶寶的手眼協調。
4. 敲打型玩具
譬如敲打球台或敲鐵琴等。藉由敲打得到本體動作覺滿足和練習,也學習簡單工具使用技巧。
*小提醒~這階段的孩子會喜歡塞玩具到嘴巴,請注意玩具材質和小零件,避免誤食!另外此階段需要更多的陪伴,才能慢慢培養寶寶的認知發展。
3-4歲玩具挑選:
開始學會分享玩具,也開始有主題,例如別人拿車車,孩子會拿自己的車車出來玩;別人拿拼圖,他會拿自己的拼圖出來;會當小跟班跟著別人追趕跑挑的遊戲。這時候也是共同遊戲時期!孩子與爸媽,或孩子與孩子之間可以分工合作,一起分配任務,孩子可以等待聽完遊戲指令再行動。非常有興趣跟其他孩子一起互動,也會使用大量語言,讓自己能加入其他孩子的遊戲。
5-6歲玩具挑選:
喜歡找伴,願意因為好玩,放棄自己在遊戲中多數的指揮,會想辦法避免自己讓同儕討厭。在遊戲裡面,可以分享、輪流及等待,一個遊戲可以維持20-30分鐘左右的專注力,而且規則都非常清楚。這時候的孩子,也需要更多的邏輯、專注力、表達力的訓練,透過益智桌遊,除了加強孩子以上發展之外,也可以培養在社交互動、人際溝通的能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