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我不要上學」,爸媽該怎麼回應?
應該很多的孩子都說過這句「我不要上學」,有些孩子上學第一天回家就開始跳針地說,有些孩子可能過了幾週才說,這些未必都代表孩子有分離焦慮。原因是孩子本來對上學這件事就不清楚,他們原本以為上學是短暫的,上學很新奇、很有趣,但當「蜜月期」過去了,孩子會覺得還是待在家比較自在。
「我不要上學」背後可能隱藏著這些訊息:
1. 學校好多規矩,我好累:
你能了解上學有多累嗎?角落時間要合作或分享,故事時間要專心聽,團討時間要自我控制不插嘴,午休時間就算睡不著也得乖乖躺好,這些對孩子而言都是挑戰,需要適應。
2. 學校好多事情,我不會:
老師講的我聽不懂,同學不跟我玩,這個食物我不喜歡吃,我不會畫畫、摺紙……,諸多事情,孩子不會處理,就會選擇逃避,然後就會說「我想媽媽」,其實是想找個避風港,請大人解決。
3. 學校會被欺負,我好怕:
同學笑我愛哭,同學打到我好痛,我只是想再玩一下老師就兇我……,我不知道該怎麼辦,我覺得大家都不喜歡我,我不想要去一個大家都不喜歡我的地方。
4. 你們是不是不愛我了:
為什麼一定要送我上學,你們大人都說上學就輕鬆了,你們是不是不要我了,為什麼弟弟妹妹可以待在家裡,我就不行。
因此當孩子說出「我不要上學」,你的回答就變得很重要,你要在孩子比較冷靜的狀況下,好好跟孩子溝通:
孩子說出「我不要上學」,爸媽要這樣和孩子說
1. 「學校有什麼事情讓你不開心嗎?」
引導孩子說出感到不舒服的事情,並陪著孩子想出解決的方法,也找時間跟老師說說孩子面臨的難題,這能讓老師在那個情境時多觀察孩子,引導孩子。
2. 「上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因為你可以交到好朋友,你可以玩家裡沒有的玩具,所以你看,每個小孩都有上學……。接下來同理孩子,我知道對你而言要跟爸爸媽媽分開進教室很不開心,不過你想,吃完三個碗媽媽就來囉!而且你回家還可以教媽媽學校學到的東西呢!
3. 「我有聽到,我們先把…..做完」
有些孩子可能會不斷跳針「我不要上學」,這時候不適合講一堆大道理,因為孩子累了就會跳針,甚麼道理都聽不進去,這時最好吃個美食,好好陪伴孩子,然後洗個澡,睡一覺,明天再說。
4. 「媽媽知道你做得到」
當孩子想逃避的時候,不要讓孩子覺得他有機會逃避,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他有能力解決,也有動機想要解決,所以給孩子一些小任務、集點,都是方法之一。
5. 不要回應去問老師或問園長,別讓他們在孩子的心中變成壞人。
當然,由於現在社會事件不少,因此家長也會對園方或老師有些不信任,我們可能沒有辦法很快判斷出,孩子不想上學,是不是因為老師不適任,不過可以提高警覺,當孩子哭過一個月,而且每次哭都要哭至少30分鐘,就要思考是不是園方或是自己的孩子是有些狀況需要釐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