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小孩,這些情緒反話不能講,孩子會學大人講~
昨天看到一個小女孩,在路旁哭鬧不走,爸媽説:「你再哭,我們就走,你留在這邊慢慢哭!」
後來,小女孩説:「我最討厭媽媽了!」,媽媽也接著説:「好啊!我也很討厭你~」、「這麼不聽話,我幹嘛辛苦帶你出門?」
結果,小孩就站著一直哭、一直發抖。其實,大人講反話,可能我們覺得是在教小孩,想給他一點教訓,但如果是氣話,以愛來威脅時,就可能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或造成孩子也學會,以愛來勒索爸媽。快來看看怎麼教👉👉👉
為何孩子越大越不受控?
你以為,孩子越大越懂事,但怎麼好像越來越不聽話?
這之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成熟」與「認知」有點過度期待。
.你期望孩子很可愛,結果是兩歲開始就很可怕~~
.你期待寶寶幾個月後就能睡過夜,結果兩三歲還常常半夜哭醒
.你期望手足應該是兄友弟恭,現實是終日吵吵鬧鬧,什麼都要公平
.你期望孩子長大就會聽話,結果是越大越愛頂嘴
很多時候,當你有越多的期待,就容易有情緒;你越有情緒,孩子就容易不受控,接踵而來的就是你的焦慮與氣餒。
對孩子錯誤的期待,讓孩子更沒安全感
1.對孩子行為期待過高,傷了孩子,也傷了自己
舉個例來說,為何很多家長覺得兩歲孩子難搞,有部份也是因為語言能力的發展進步,明明平時就很會說話了,你就會期待孩子遇到事情時也都能夠好好說,偏偏小孩都用哭鬧的,搞得家長一肚子氣。
其實從大腦發展來看,這個年紀的孩子,本來就會因為一些情緒而明顯影響表達能力,但因為家長的錯誤期待,導致在孩子有情緒時,親子關係就變得緊繃,甚至爸媽懷疑自己是不是教的不好。
2.孩子到了5歲後,開始了解大人心中的期待
至於大一點的孩子,更是如此,因為他們的心智已經成熟到,知道爸媽對他的期待是什麼,特別是五歲以上的孩子。
當他認為他做不到你的期待,可能是沒能力,也可能是沒興趣,就可能出現不少我們大人認為的問題行為,例如心不在焉、逃避、挑戰、焦慮、玻璃心……等等。
>>讓孩子安心成長!建立幼兒安全感禮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