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那麼愛問「為什麼」?爸媽要注意這些事
「媽媽,為什麼會下雨?」
「媽媽,為什麼下雨天,小鳥不用撐傘?」
「媽媽,為什麼一定要洗澡?」
你有沒有覺得孩子一天到晚在問為什麼呢?根據兒童心理學家Paul Harris的研究,一個孩子在2~5歲間,大概會問4萬個為什麼,這樣平均下來,一天大概會問了快30個問題,很驚人吧!其中以問「大自然」居多。
為何孩子這麼愛問什麼呢?是為了引起刷存在感?無聊找話題?還是為了反對?例如為什麼要洗手?為什麼一定要刷牙?
2009年的研究指出,孩子問為什麼大部分是真心渴望知道解釋,但如果他都不能得到解答,孩子就可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盧了。
對於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爸媽回應的態度很重要,會深深地影響孩子未來求學的態度。
孩子愛問為什麼,爸媽該做3件事
1、認真的回答
盡量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回答,而且要與事實相近。當你是隨便搪塞,你就會發現這個問題會被孩子一再重複提問,例如孩子問「媽媽,不洗手會生病嗎?」「當然會呀!」但幾天後,孩子可能又會問「媽媽,你不是說沒洗手會生病,可是我有時候沒洗手也沒生病呀!為什麼呢?」
2、培養追求真相的態度
「媽媽,為什麼有人是單眼皮,有人是雙眼皮,那單眼皮和雙眼皮誰活得比較久?」這真的是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有些大人可能會回答「小孩不用董那麼多」、「不知道」、「沒有人這樣比」,但可惜這是不足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慾的,如果強迫孩子接受,無疑是抹煞了孩子求知的態度。其實對於大人不知道的事情,可以帶著孩子去圖書館查資料,或者問問Google大神,並且將自己思考該怎麼找資料的方式,也都說出來讓孩子知道,就算最後都找不到正確答案,也是一個相當好的示範,孩子也未必會再追問下去…
另外,家裡也應該備一套十萬個為什麼相關的書籍或百科,有助於培養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自己找答案,這就如同培養小學生不會的字要查字典是一樣的。
3、反問孩子
有些時候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未必一定要第一時間給答案,例如「媽媽,為什麼下雨天小鳥不用撐傘」,其實可以反問孩子,那你覺得呢?也讓孩子有機會能夠思考,同時也能從中鍛鍊邏輯推理的能力,例如「啊!因為雨傘太重了小鳥拿不動!」
另外,對於孩子因反抗而問的為什麼,也可以用反問的方式處理,例如請孩子睡覺,孩子可能會說「為什麼一定要睡覺?」爸媽就可以回答「我之前已經跟你解釋過了,你說呢?」
家有愛問為什麼的孩子,當一個有耐心的爸媽相當重要,如果你很忙碌,可以明白告訴孩子,我什麼時候告訴你,且說到做到。回答盡量長話短說,2~3句話就要解決,因為學齡前的孩子,沒有辦法理解這麼多,過去研究指出,孩子其實要到7~8歲,才能真正清楚因果的關聯。對於愛因反抗而問為什麼的孩子,最好的方法其實是建立好獎賞制度,當孩子養成好習慣了之後,自然反抗性的為什麼就會減少。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