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吃飯!父母必知6階段飲食訓練計劃表
★寶寶的飲食之路★
4~6個月大寶寶
1.給予較稀,如液體狀的粥或食物泥
2.寶寶咀嚼動作僅有上下,且不成熟,不時有吸吮離乳食的動作出現,或緊咬著不放。
9~12個月大寶寶
1.可以加入小塊的手抓食物。有些質地柔軟的食物剪碎即可餵食。
2.切斷食物的力量仍不足,所以餅乾通常會咬了好幾次才斷。
3.寶寶已經能熟練地用嘴唇將湯匙中的食物抿入口腔。
4.學習杯喝水還是容易嗆,因為吸、吞、呼吸的節律還沒有協調的很好。
5.上下咀嚼的速度和能力越來越好,舌頭的斜向旋轉動作也逐漸發展,能將口腔的食物送到側邊咀嚼,再送回口腔中央進行吞嚥。
一歲過後
1.舌頭運動會逐漸成熟,基本上大人餐桌上的食物剪碎就能吃了!
2.擔心牙齒太少?咀嚼的動作還能促進乳牙長出唷!
3.感覺食量變小嗎?因為咀嚼會累、含水量少的食物也相對比較有飽足感,別再用奶瓶,這會讓孩子吃得太輕鬆,對咀嚼、說話沒幫助。
4.變得不愛吃?試試拉長餐與餐的間隔、減奶、多一些活動量、多一些變化及調味、增加孩子的自主權(如餐具選擇)。
5.兩歲左右就要能吃得不錯囉!包括使用湯匙、自己用碗或杯子喝湯、使用吸管、咬斷或磨碎食物……等。
2歲~3歲
建議家長開始不要追餵孩子,主要從旁協助就好,特別要注意的是
1.掉食物是很正常的
2.孩子不喜歡只有自己再吃,喜歡大家一起吃
3.開始練習用湯匙、杯子喝水,自己用碗、用吸管,開始漸漸獨立
父母在吃飯這件事上給孩子壓力,不只是希望小孩能多吃一點,也希望他能營養均衡、不偏食。有些人會幫孩子設定進食順序,好比要孩子先吃蔬菜再吃肉,或是多吃健康食物就給點心當獎勵,甚至訓練孩子對把飯吃光光有榮譽感。
但這麼做,只會讓甜點、零食顯得更誘人,反而會消弭孩子選擇健康食物的內在動機。餐桌上太多的討價還價也會模糊焦點,讓孩子沒法專注於內在的飢餓訊息。等他們長大成人後,訓練凌駕於直覺,他們只知道要埋頭苦吃,把盤裡的食物吃完,卻搞不清楚「飽」的真正感覺。
最後提醒媽咪,如果您崇尚寶寶自己進食,特別是BLW(baby-led weaning),近年來許多國外專家已經提出要改良BLW,簡單而言就是提供含鐵和熱量豐富的食物,提供的食物大小、種類也應注意,以避免嗆到。最後祝福每位媽咪和寶寶,副食品之路都能開心渡過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