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固執鬼打牆、好勝心這麼強,爸媽怎麼辦?
當孩子在出現「鴨霸」等行為,不見得是他們的本意,只是經驗不夠;如果孩子知道有很多選項的話,就不會只有輸贏、要不要、可不可以的邏輯。
引導孩子在行為發生以前,預告所有可能,讓他學會面對各種情緒與狀況
很多媽媽會說,孩子很容易輸了就哭、生氣。教爸媽一個方法:預告法。
在遊戲開始之前,我會先問問所有的小朋友:「遊戲中是不是有贏家跟輸家?」讓他們在遊戲前先理性地思考,一個遊戲不可能到最後大家都是贏家。
接著我會問:「如果贏了,可以說:『哈哈哈,我贏了,你們都好笨喔。』嗎?」就會有小朋友回答:「不行,太驕傲的話,別人會不高興,下次就不跟我玩了。」
你也可以這麼問:「能不能玩完一局,輸了以後,就跟其他小朋友說:『這局不算,你們作弊,我下次不跟你們玩了。』呢?」
用這種預告法,在遊戲開始之前,引導孩子想一想,活化他們大腦的剎車系統;即使輸了發脾氣,也只能小小的生氣,不然下次可能就沒有人會陪你玩。試試看下次在孩子們玩遊戲前,先做預告,結果會差很多唷!
最後,跟所有爸媽再次提醒,孩子的世界只有二分法。在行為發生前先預告,讓他做出選擇;為了要讓孩子的行為更有彈性,不要令他太好勝,有時候大人關、有時候孩子關;跟孩子用玩遊戲的方式,說自己也好想要做這個行為,這也是同理心的建立。
從家庭之間的互動,增加遊戲及互動的經驗,再使用預告法,就可以打破孩子鬼打牆、固執、歡必霸的情緒。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