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難免有情緒失控。如何控制情緒才不會傷害孩子?
父母必知:「停看聽想」四步驟,延遲動手的機會
「停」讓孩子把脫序的行為停止。
首先,把孩子現在脫序的行為「停」下來,讓彼此有冷靜緩衝的時間。
例如:當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時,家長如果一直吼叫,情緒累積下來,可能就會動手打孩子。更好的做法,假設當孩子一邊吃飯又玩不停,我會直接停下來看著他,嚴肅的告訴孩子,吃飯的時候就要好好專心吃飯。
切記不要邊唸邊做手邊的事,孩子會把你說的話當耳邊風唷!如果他還是不聽,我真正停的意思就是「飯不要吃了」,親子都停下手邊正在進行的事,讓孩子開始察覺父母生氣了。
「看」讓孩子看到父母生氣、嚴肅的表情。
「看」是讓孩子看到父母生氣、嚴肅的表情,同上所述,很多家長犯的通病,常常是因為邊做其他事,邊管教孩子,你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這一點也沒什麼。但當你嚴正以待,一直盯著孩子,並明顯地表現你的情緒,通常孩子就會意識到大事不妙,也會比較收心不敢搗蛋。
「聽」聆聽孩子心裡的聲音。
「聽」是聆聽孩子的聲音,當你已表達情緒時,別忘了也要讓孩子懂得表達自己,請孩子先談談他內心的感受,再問他父母為什麼很生氣?因為有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犯了什麼錯,他不見得是故意,只是沒想得太多,如果急於懲罰,孩子就會不知道對錯,下次也很容易再犯。
「想」對孩子的處罰方式哪些是有效的。
「想」是家長自己想一想,什麼樣的「非體罰」處罰方式對孩子是有效的,我相信,「打」會使人聽從,但不會永遠「信服」,一時的皮肉痛,時間久了疼痛感會消失,但是心理的陰影會一直存在,孩子永遠只記得自己「被打的傷痛」及不愉快的回憶,卻很少會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以及該如何改進。除了體罰,還有很多可以處罰到孩子,例如:減少孩子的遊戲時間、取消飯後點心……等等。
延伸閱讀:誰是兒保好鄰居
虐的孩子在那裏,並用「愛心」圈出。
👍提示1.身上有很多傷痕→身上常有不明傷痕或常穿著長袖遮掩傷口,疑似遭到肢體虐待。
👍提示2.穿著不合時宜的衣服→疑似疏忽照顧,沒有合適的衣服穿。
👍提示3.好多小朋友在欺負其中一個弱小孩子→疑似遭到霸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