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拖拖拉拉很被動,駡了也沒感覺該怎麼教?
視覺整合能力不好,也會影響到學習,需要用眼睛去學習模仿等學科,也會進一步受到影響,如美勞、大班習字、仿畫、仿畫及拼圖,最後上了小學後的寫字,都漸漸受到影響,那怎麼快得起來?
聽覺整合能力不好,會影響學習效率
這些孩子聽指令的能力會很弱,左耳進右耳出,變得要三催四請,而且明明講了三件事,最後只聽到一件事情,除了學齡前團體的複雜指令跟從會受到影響,學齡後更會影響到聽寫的能力,怎麼會不慢吞吞?
前庭平衡覺整合能力不好,會影響孩子專注力集中
這類的孩子整天的警醒程度總是很差,常常沒有清醒來,無法與環境互動是最大的問題。這些孩子容易有起床氣之外,有時候還容易發呆恍神,專注力不夠,學習的焦點不能集中,或團體都已經進到下一個步驟了,他還沒跳脫上一件事,難怪會表現的動作慢吞吞。
另外還有一些孩子,因為手眼協調能力差,影響到大肢體動作的發展,不要說體育課跟不上,連排隊的步調都跟不上!
4方法改善孩子慢吞吞
如果孩子慢吞吞的行為持續很久,爸媽調整了教養的策略也沒有用,我們在臨床醫學上將不再認為只是單純的學習動機的問題,而是大腦的感覺處理能力有了狀況,也就是感覺統合失調!
這群孩子的調整方式,我有以下幾點建議:
1.小肌肉暖身,改善寫字慢吞吞
在運筆寫字前,先讓孩子去塗鴉或玩玩黏土,透過暖身活動,喚醒掌部的小肌肉群。
2.口腔遊戲,改善吃飯慢吞吞
吃飯前給孩子一些口腔遊戲,如吹泡泡及吹樂器,再加上一些簡單的口腔按摩會更好。
3.大動作運動,改善不專心慢吞吞
學習比較困難的作業前,讓孩子5-10分鐘去身體動一動,例如跳繩、騎單車、跑步,都是提神醒腦的好活動
4.觸覺刺激,改善起床慢吞吞
除了讓孩子更早半個小時上床,也可以增加一些新的起床儀式,如使用觸覺刷刷手腳及按摩、放音樂刺激孩子的聽覺、打開窗簾讓孩子視覺接觸到陽光、用棉被重抱孩子提供觸覺刺激,都很很好的方法
更多刺激慢吞吞孩子大腦發展的方法,可以參考”教孩子比IQ更重要的事”一書,如果DIY的活動調整效果不好,還是建議家長們提早帶著孩子,進行發展及感覺統合的檢測及評估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