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學怎麼辦?上幼稚園幫孩子做好6種心理建設
不想上學怎麼辦?
上幼稚園幫孩子做好6種心理建設
天才領袖教育中心/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
新學期的開始,相信許多爸爸媽媽已準備好讓寶寶上幼兒園,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總是狀況百出,哭鬧、分離焦慮、作惡夢……,弄得家長身心疲憊,找不出問題癥結,到底上幼兒園前要如何幫孩子做好心理建設?上學後又要注意些什麼?才能讓孩子以快樂、期待的心情上幼兒園。
上幼兒園囉!幫孩子做好6種心理建設
一、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個玩的地方
有些媽媽會先帶孩子去幼兒園玩溜滑梯,告訴孩子:「到幼兒園主要就是溜滑梯,那只是一個玩的地方」,這是正確的方式,也有家長背道而馳,只會對即將上幼兒園的孩子說:「上學代表你已經長大,要乖乖聽老師的話」,對活潑的小孩或許可以接受,但是比較敏感、退縮的孩子,會覺得生活似乎將有重大轉變。
家長最好不要讓孩子對幼兒園有一種「去了就是要學習的地方」的壞印象,6歲以下的孩子就是要玩,不應該強化老師或是結構環境的角色,如果告訴孩子:「大家都在專心聽講,你也要和他們一樣」,孩子會覺得原本在家可以自由的玩,但是幼兒園無法那麼隨性,對3、4歲的孩子而言,當然會排斥。因此,最好讓孩子覺得幼兒園是個玩的地方,但是必須守規矩,例如告訴他:「拿東西前要取得別人同意」,這只是「家規」的提醒,不是新規則,孩子不覺得有落差,同時要強調玩遊戲、可以認識好朋友這類有趣的事。
二、孩子上學不如意,傾聽、討論很重要
當然也有孩子去了幼兒園,覺得不像媽媽講的那樣,這時候家長可以在放學後傾聽孩子的說法,並一起討論,孩子可能會抱怨沒人要和他交朋友,沒有玩到玩具,這時候可以告訴他:「明天再試試看,如果還是不行,回來再討論,一定有其他辦法的」,傾聽、討論很重要,千萬不要認為過一陣子就好了。另外也可以多談些有趣話題,例如:「今天接你時看到有個小女生,她是你的好朋友嗎?」藉此轉移不愉快的話題。如果孩子回家都不說,或因為年紀小說的不清楚,就要在剛上幼兒園時,從老師那裡了解孩子在幼兒園與其他小朋友的互動情形。
三、孩子哭鬧,別急著撤退!
假如家長覺得一切都準備好了,但是孩子上學還是哭鬧,首先要了解原因,千萬不可立即撤退,有可能是不喜歡老師的上課模式,或是與同學相處不好,亦或是自理能力不足,如果未先分析,即使換一家幼兒園,問題仍會發生。其實經過十多年來的觀察與評估,大數是孩子未做好準備,與環境相關性較少。
假如孩子本身沒問題,是因為被老師忽略,被同學欺負,或是因為較晚入學或是轉學生,無法加入小圈圈,確定不是孩子本身問題,再來考慮換一家適合的幼兒園。選擇幼兒園也要考量孩子的特質,例如先天好動的孩子,較不適合帶去大量靜態學習的幼兒園,內向文靜的孩子,也不適合運動項目特別多的幼兒園。
四、強行分離最不妥
剛上幼兒園哭鬧是正常的,但是其中也有不正常的,例如有連鎖幼兒園會以強硬作法,硬把孩子拖進幼兒園,門一關,跟家長說:「過一陣子就好了」,這種強行分離的作法,會使孩子產生強烈的情緒。假如老師告訴孩子:「再哭媽媽就不來接你」,聽來似乎沒什麼,但是孩子會有很嚴重的分離焦慮,這對一些小孩或許會成功,但有些反而會更糟,甚至也有哭一整年狀況還未改善的案例。
碰到採取強行分離作法的幼兒園,家長應該果斷的換一家幼兒園。此外,必要時家長可以在幼兒園陪伴一段時間,再慢慢撤退,時間大約1~2週,適當的陪伴可以早一點成功,若強行分離,孩子反而會更黏家長,距離成功勢必更遠,孩子剛到一個新環境,陪伴是理所當然的,幼兒園不能拒絕家長。
當孩子有新朋友,心情很好,表示可以放手了,但是也有家長其實是自己無法放手,自己有分離焦慮,動不動就送水、送毛巾,這樣只會影響孩子的情緒。家長可以事先讓孩子上體驗課,而正式上課後,若經過4星期,孩子仍然哭鬧,無法適應,就應該趕快找出問題點。
五、同儕相處好,先學會「分享、等待、輪流」
「分享」是孩子天生具有的能力,出生八個月的寶寶就會把奶瓶推給媽媽,要跟媽媽分享,但是如果未持續訓練,潛在的能力將用盡廢退,大約在2、3歲就會退化,社交能力也一樣,必須持續練習。
通常3、4歲的孩子應該懂得「分享」,也知道在遊戲過程要「輪流、等待」,不過現在父母普遍生的少,兩個孩子較知道互相禮讓,若是獨生子女,比較難與同儕相處,臨床觀察有很多「小霸王」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幾乎所有事都要讓他,包括遊戲也是。建議家長陪孩子玩遊戲一定要來真的,不能老是故意給孩子贏,這會讓他認為自己最厲害,自我感覺太過良好,等上幼兒園會有很大落差,挫折感更加重,所以從小應該讓他有失敗的經驗。
六、同儕處不好,多引導,不能只有批評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總是與小朋友處不好,家長可以從孩子最重視的遊戲著手,告訴他:「會跟同學一起玩,一起分享的小朋友最受歡迎,常推別人、打別人,就交不到朋友」。千萬不能只一味批評,例如:「怎麼可以打人?你真是個壞孩子!」這類訓話只會讓問題更模糊,孩子更不愛上學,所以必須針對行為來教導。
如果對孩子目前是否適合上幼兒園仍存有疑慮,相當擔憂,無法自我評估,可以尋求專家協助,而即使已進到幼兒園,遇到任何無法解決的難題,也是可以請專家幫忙,為孩子進行評估,讓孩子的學習成長過程更加順利。
▼美國最新心智桌遊:培養專注力的團體遊戲,打造孩子社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