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這年紀還流口水,就要小心了?
到底多大孩子 流口水 就可能是警訊了呢?從四個月收涎開始,寶寶的口水就像水龍頭沒關一樣,一天總是要換上好幾條圍兜兜,不過到了一歲以後,水龍頭總算有關小的趨勢。
15個月開始,寶寶就很少在大肢體活動(例如走路、快走)時流口水,但你可能會發現在靜態操作時,例如堆疊積木,寶寶還是會有流口水的情形,而且長牙的期間更會流。
一歲半起,幼兒在操作時就幾乎很少流口水了,不過在吃東西、長牙或玩得太過專心的時候,還是可能會不小心流下口水。到了兩歲,流口水的情形應該就幾乎不會了才是。
孩子過了兩歲還很容易流口水?
可能的原因:
1. 長牙,會讓唾液分泌增加
2. 口腔感覺較鈍,所以不容易引發吞嚥反射,假如孩子嘴巴周圍總是濕濕的,那麼他對口水的感覺就會更鈍,也就更不會意識到要去吞口水。
3. 嘴巴老是開開的,因此口水容易流出,且不易引發吞嚥動作。
4. 口腔張力較低或其他生理因素,導致吞嚥口水的效率不佳。
5. 其他因素,例如服用藥物、發展較遲緩……等等。
幼兒愛流口水,怎麼辦?
* 增加口腔感覺的覺察能力
主要是讓孩子快速意識到自己嘴巴周圍是否是濕的。要做到這點,一定要讓孩子的嘴巴周圍平時就是保持乾燥,只要有口水,就提醒孩子或家長幫忙擦乾,乾溼分明,這樣孩子才會在流口水時,立刻察覺異樣,而趕快吞口水。另外口腔按摩,也是有效提升孩子口腔感覺調節能力的方法之一,詳細方法請見「口腔按摩」。
* 增加口腔動作能力,包括舌頭、下顎等,以能有效處理唾液和吞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