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還小不用教,會讓孩子更難教?!
* 觀察並記下孩子開始碰到挫折時的反應。”咦!你怎麼在鳴…嗚…,是要抱抱嗎?”爸媽快速並輕柔地抱起孩子或給予一些支持回應,是能明顯減少孩子情緒爆發的唷!千萬別落井下石,”怎麼這樣就哭,羞羞臉耶!”
* 給孩子玩結構性玩具時,記得只先提供其中一部份。例如玩邏輯智慧梯時,只先給孩子兩三個積木而不是一整組。難度是逐漸增加才能讓這類的孩子想挑戰,增加耐挫力,一股腦地給孩子,孩子可能看到「多」就退縮了唷!拼圖也是,從最後三片請孩子完成,再到最後五片、十片……。
* 當孩子在努力時,要給予正向的回應,像是笑和鼓勵。讚美的話語要和孩子做的事情一致,例如「哇!你好認真的在把這三片拼圖放到對的位置,很棒耶」。
* 別老愛和別人小孩比較,這只會讓孩子的堅持度越來越低,也小心你無心的抱怨言語,這些可都是孩子自信心的殺手呢!
* 遊戲中讓孩子多幾次休息,轉換心情,轉移一下注意力,這類孩子就是需要「少量多餐」的遊戲,特別是對孩子而言稍有難度的活動。
逆境教養3:爸媽不想順著孩子,孩子卻不能中斷,該怎麼辦?
媽媽應該對孩子可以持續一件是這麼久相當佩服,不過正如前面提到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更容易只執著在結果成功,凡事求贏球第一的心態就會養成,另外因為高堅持,與媽媽的氣質有差距,親子遊戲想要玩得久、玩的多變就有些困難,媽媽從小可以這麼引導:
* 讚美孩子努力的過程而非結果。例如對寶寶可以說,”哇,你拿到搖鈴了耶,那我們來搖搖它吧!”強調肢體運用而不是停在拿到遠處東西這件事。
* 這類的孩子很容易興趣較侷限,所以爸爸媽媽應該要提供各種不同的活動、光、觸感及聲音讓孩子玩,拓展孩子的興趣。
* 由於媽媽的堅持度低,所以孩子因「中斷」而產生情緒的問題可能更常見,重點是媽媽可能會不自覺,要換尿布就直接抓起孩子請孩子躺下,孩子當然生氣,因為剛剛正想挑戰活動呢!這時候「觀察」和「預告」就顯得更重要了,請參考前述的方法唷!
逆境教養4:孩子跟我一樣容易放棄,該如何轉換方法來教育?
孩子和媽媽一樣,比較不愛有挑戰的活動,沒甚麼不好,反而媽媽就該更能同理孩子的情緒表現,引導孩子學習排解遇到挫折的壓力情緒,讓孩子學著減少面對挫折的方式,就變得相當重要。
* 以同理的方式告訴孩子,媽媽也不喜歡一次要完成這麼多片拼圖耶,但媽媽喜歡想辦法偷懶,你要不要也試試!你可以把挑戰分成幾個不同的部分,並讚美他/她的努力,例如40片的拼圖,我們今天只將右上方10片取下來拚如何,明天再來練其他區域,等到四個區域都熟練了,再變成分兩個區域……。
* 平時多和孩子說說你自己遇到挫折時的想法,以及如何排解,完成挑戰。
* 提醒孩子,當你開始感到挫折時,媽媽可以幫他/她作什麼,讓孩子回復平靜,例如”你想要抱一下嗎?”。更重要的是你要引導孩子學到受挫時的解決問題策略,很多孩子鬧情緒是因為他不知道如何解決,爸爸媽媽要做的是”我們一起想辦法?這樣你下次就知道怎麼辦囉!”讓孩子學會如何靜下來完成挑戰。
* 最後就是確保家中的環境對孩子是安全後,就可讓孩子自由探索。
延伸閱讀:


